目的。我国监狱重视对犯人的调查和分类,创造性地开展了分押、分管、分教工作,使我国监狱的犯人调查与分类制度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目前我国 ,如制刑权的归属、行刑权的归属、社区矫正适用对象的问题,以及社区矫正程序规定空白和形式混乱等。⒇就我国现状而言,社区矫正的总体发展水平仍比较低,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17.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不受本章第一节关于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鉴定人、出示证据、法庭辩论程序规定的限制。但在判决宣告前应当听取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意见。 第一百七十 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应当依法予以减刑、假释的时候,由执行机关提出建议书,报请人民法院审核裁定。 第二百二十二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08.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不受本章第一节关于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鉴定人、出示证据、法庭辩论程序规定的限制。但在判决宣告前应当听取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意见。 第一百七十 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应当依法予以减刑、假释的时候,由执行机关提出建议书,报请人民法院审核裁定。 第二百二十二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479.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提请全党重视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报告》中提及到的对违反犯罪的青少年要实行教育、挽救和改造的方针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罚制度确立了基本的原则和工作 绝对的无期徒刑,对有释放可能的无期徒刑不绝对禁止。我国刑法规定的无期徒刑,由于存在附条件减刑、假释等方式提前释放的可能性,因而属于有释放可能的无期徒刑,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992.html -
了解详情
定的冲突,尽管包括我国宪法在内的所有法律均未限制思想自由,但监狱法规定服刑罪犯应当接受监狱的教育改造,罪犯享有思想自由与必须接受教育改造之间着实存在一定的冲突 执行的决定和缓刑的撤消只有审判机关和行刑机关的工作程序,在司法实践中,个别法院在办理减刑、假释时试行听证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考虑到在刑事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28.html -
了解详情
管理联动,都尚待完善。⑴虽然同处一个系统,地市司法局、基层司法所与监狱系统几无工作关联,跨省市和地区司法行政部门亦无常规管理通道,难以满足异地交接、 撤销假释、缓刑,或者运行撤销监外执行的程序。有些情况则须立法进一步支持,比如对于单纯不遵守假释缓刑规定而须提请撤销的情形,司法行政部门实施对其监视居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71.html -
了解详情
的积极性。在制度完善中应改变先刑后民的程序模式, 在刑事部分审理前, 就应当积极进行民事赔偿的调解工作, 并将刑事责任的从宽作为促进刑事加害人积极 已经将赔偿作为一个行刑情节, 作为减刑、假释适用时应当考虑的因素, 并且通过司法解释从实体和程序方面做出了规定。因此, 犯罪人在监狱服刑的过程中若积极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2166.html -
了解详情
的积极性。在制度完善中应改变先刑后民的程序模式, 在刑事部分审理前, 就应当积极进行民事赔偿的调解工作, 并将刑事责任的从宽作为促进刑事加害人积极 已经将赔偿作为一个行刑情节, 作为减刑、假释适用时应当考虑的因素, 并且通过司法解释从实体和程序方面做出了规定。因此, 犯罪人在监狱服刑的过程中若积极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3321.html -
了解详情
的积极性。在制度完善中应改变先刑后民的程序模式, 在刑事部分审理前, 就应当积极进行民事赔偿的调解工作, 并将刑事责任的从宽作为促进刑事加害人积极 已经将赔偿作为一个行刑情节, 作为减刑、假释适用时应当考虑的因素, 并且通过司法解释从实体和程序方面做出了规定。因此, 犯罪人在监狱服刑的过程中若积极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8575.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对此作了细化: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利害关系人对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应当首先向该司法机关提出申诉或者控告,对该机关 向监狱、看守所提出书面纠正意见。人民检察院收到执行机关抄送的减刑、假释建议书副本后,应当逐案进行审查,发现减刑、假释建议不当或者提请减刑、假释违反法定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87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