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上都强调特殊目的的存在。如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金融诈骗罪,理论与实践上都认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其构成要件要素。再如诈骗罪中,被害人 机关的立场是采限定说。 [12]国内学者刘艳红教授在其专著《开放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对此有专门研究。 [13]刘艳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00.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因此,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应以盗窃罪论处。② 3、实行犯决定说 该说认为混合主体共同犯罪应以实行犯实行何种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为根据来认定其性质,而 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86页。 ② 参见陈兴良著:《共同犯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0页。 ③ 参见徐留成:《混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31.html -
了解详情
,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 盗窃罪的犯罪主体多为一般主体。在一定情况下 的犯罪者适用刑罚,实质上是把自然人加重处罚情节作为单位盗窃的犯罪构成要件,致使犯罪构成要件与处罚情节相矛盾。这就是说,从表面上看,好像提交了单位盗窃犯罪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66.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指控犯罪设置障碍,即不要订立不利于控方证明的犯罪构成要件。1997年修改后的刑法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刑法分则侧重于实现严密刑事法网、不放纵罪犯的功能 罪刑系列立法方法是指相关犯罪的犯罪构成考虑打击犯罪的需要而灵活设计成为一个存在主辅关系的系列。我国刑法中传统的盗窃罪只有一种犯罪构成即数额较大,实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734.html -
了解详情
其正当化,因为这种情形是完全符合盗窃罪的犯罪构成的。似乎只有《刑法》第13条但书的规定可以对这种情形正当化提供依据。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可以解释为 11 ]从其历史沿革来看,它渊源于前苏联的犯罪构成理论,包括犯罪主体要件、客体要件、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4个方面。各个要件之间是一有俱有,一无俱无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50.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对职务侵占罪的概念、职务侵占罪的犯罪构成要件、量刑规定及犯罪认定等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供相关当事人参考。 一、职务侵占 刑不同。本罪最高法定刑是十五年有期徒刑,法定刑较轻,且量刑的幅度较小;而盗窃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无期徒刑,量刑幅度较宽。 (三),本罪与诈骗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09.html -
了解详情
要件行为。例如,盗窃后又把盗窃所得的财物消费了,这种消费行为已作为盗窃罪的构成要件行为的一部分在盗窃罪中已经被评价了,所以不再成立侵占罪。 竞合理论解决 要件行为又具有可分性。对这一性质的行为,日本有学者称之为短缩的二行为犯。[11]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行为之所以具有这种特征,主要是基于保护法益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01.html -
了解详情
,与四大要件本身不属于同一个层次,它们显然没有资格也被称作要件。然而,在我国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中,皆把它们也称作要件。例如,许多刑法教科书中都有如下的表述:特定的 对象之中了。比如,在溜门撬锁入室盗窃的案件中,门锁也被盗窃行为作用了,按照定义的解释,门锁也成了盗窃罪的犯罪对象。再如,某甲持刀伤乙,不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05.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诈骗这一内在因素或特征。包容型法条竞合的两个法条之间的特征之一就是表现为一法条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在整体上包涵了另一法条所规定的构成 认定犯罪起决定作用。 既然非法占有目的是盗窃罪、诈骗罪以及金融诈骗罪的不成文构成要件,那么刑法为什么对集资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又明文规定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笔者认为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340.html -
了解详情
的关系。 法条竞合, 是指一个行为同时符合数个法律条文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 由于该数个法律条文之间存在着包容或交叉关系, 因而只能适用其中一个法律条文 倒卖。对于教唆行为而言, 甲可以认定为是盗窃罪的共犯(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 甲还能否单独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按照数罪对其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