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果将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受贿罪的客观表现,那么受贿罪便具有双重行为:一是非法收受贿赂,二是为他人谋取利益。因此,受贿罪的既遂就应当同时具备这两 受贿罪独立于受贿故意之外的超过的主观要素,再承认独立于受贿故意之外的非法占有目的超过的主观要素,则表明受贿罪实质是存在着一元故意,双重超过的主观要素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797.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就是为了惩处司法实践中以欺骗手段骗取金融机构贷款和其他信用,虽然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但确实给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立法者的 已经颁布了六个刑法修正案,目前只颁布了《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的犯罪决定》一个单行刑法。由此可见,刑法修正案目前已经成为立法机关修正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54.html -
了解详情
的金融诈骗犯罪,通过《刑法》规定的客观行为本身可以推定行为人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换言之,控方只要能够证明行为人实施了法定的客观行为,就可以认定行为人主观上具有 各量刑档次,选择处罚最重的犯罪定罪处罚。当数罪法定刑无区别时,选择目的行为定罪处罚。就各金融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之间的想象竞合犯而言,如果撇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15.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就是为了惩处司法实践中以欺骗手段骗取金融机构贷款和其他信用,虽然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但确实给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立法者的 已经颁布了六个刑法修正案,目前只颁布了《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的犯罪决定》一个单行刑法。由此可见,刑法修正案目前已经成为立法机关修正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59.html -
了解详情
的金融诈骗犯罪,通过《刑法》规定的客观行为本身可以推定行为人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换言之,控方只要能够证明行为人实施了法定的客观行为,就可以认定行为人主观上具有 各量刑档次,选择处罚最重的犯罪定罪处罚。当数罪法定刑无区别时,选择目的行为定罪处罚。就各金融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之间的想象竞合犯而言,如果撇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17.html -
了解详情
公款。但是,客观结果虽符合贪污罪的特点,客观行为却仍然是挪用公款罪的行为,行为人占有公款的行为方式没有发生变化,这种行为方式还是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方式,而不是 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则是为非法占有目的服务的,是保证达到非法占有目的的行为,在实施这些保证达到非法占有目的的行为时实施了暴力、暴力相威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05.html -
了解详情
逻辑事实,而是法律事实。在许多情况下,司法机关虽然不能证明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但也不能证明行为人具有归还意图。根据刑法理论的观点,对行为人 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行为人往往是要达到某种个人目的,用聚众闹事的方式要挟政府,施加压力,没有寻衅滋事的动机。[34]然而,一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60.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这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在司法实践中可运用司法推定的方法,考虑诸方面的因素加以正确认定。单位合同诈骗罪中共犯形态等有关问题的 想方设法逃避责任, 甚至逃匿, 给对方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种情形, 应推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二、单位合同诈骗罪之认定 (一) 名为单位实为个人实施的合同诈骗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47.html -
了解详情
条第二款中第一项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即可推定为非法占有目的的规定是不符合现代法治行为确定性以及评价确定性的理念精神的,应该予以批判。 产生大量的信用卡不当透支甚至恶意透支的现象,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持卡人、透支人的非法行为,发卡行本身也存在一定的责任。如有的学者指出:银行卡违法犯罪问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780.html -
了解详情
的、将来实施的或许诺实施的职务行为之间具有对价关系,因此,刑法条文在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之后,添加了为他人谋取利益 的要件,旨在说明行为人收受的财物与其 是受贿罪独立于受贿故意之外的超过的主观要素,再承认独立于受贿故意之外的非法占有目的超过的主观要素,则表明受贿罪实质是存在着一元故意,双重超过的主观要素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