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但有着为民做主的基本追求。本着这样的追求,古代中国政治中长期形成的人民权益救济渠道主要有按照国家行政层级逐级申控的救济途径、通过巡回监察机构接受申控的救济 时代,管仲在齐国创造了官吏主动深入闾里即乡村问事的制度。这种制度,实际上包含了直接听取民众申告之内容。如问人之所害于乡里者何物也?(问)除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153.html -
了解详情
从这条发展线路我们可以看出自从西周开始届朝统治都对司法官的违法责任进行追究,这是古代法律监督的一项基本内容。 2、直诉自从西周创立一直沿用到清朝。在西周 责任的追究直诉官吏的考核监察机关的设立录囚死刑奏报制度帝王听讼会审鞫谳理雪大审死刑复核机关的设立。 通过对中国古代法律监督的系统性了解,我们可以发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035.html -
了解详情
了。中国古代之所以需要监督制度是因为没有分权,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实际处于同一权力体系中,它是以权力为中心的人治金字塔体系。 权力分配是实现对权力控制的基本条件 而停止了弹劾程序。参见黄越钦:《各国监察制度之比较研究》。 [18] 王晓天:《论中国封建监察制度的利弊得失》,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2273.html -
了解详情
宪纲条例》、清代的《钦定台规》等。汉惠帝时的御史巡察九条,规定巡察的内容包括恣为奸诈论狱不直者、吏不廉者、吏以苛刻故劾无罪者。[ [23]参见倪立保:《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与权力制衡机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24]董万新:《借鉴中国古代监察机制的有益经验》[J]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0007.html -
了解详情
不可作为初审。如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的规定就是对明律这一制度的一个注释。它规定巡按监察御史及按察司分巡官在巡 ]. [70]明史刑法志[M]. [71]清史稿刑法志[M]. [72]陈光中,沈国锋.中国古代司法制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4:157-158. [73]大清律刑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909.html -
了解详情
了。中国古代之所以需要监督制度是因为没有分权,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实际处于同一权力体系中,它是以权力为中心的人治金字塔体系。 权力分配是实现对权力控制的基本条件 而停止了弹劾程序。参见黄越钦:《各国监察制度之比较研究》。 [18] 王晓天:《论中国封建监察制度的利弊得失》,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062.html -
了解详情
了。中国古代之所以需要监督制度是因为没有分权,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实际处于同一权力体系中,它是以权力为中心的人治金字塔体系。 权力分配是实现对权力控制的基本条件 而停止了弹劾程序。参见黄越钦:《各国监察制度之比较研究》。 [18] 王晓天:《论中国封建监察制度的利弊得失》,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37.html -
了解详情
在中国古代一直被当作整个司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制度设计一直延续到中国的近现代,直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监察院仍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西方国家的监察 把检察机关称为司法机关,而应当称为广义的司法机关。[35]这种说法代表了新中国建立检察制度的基本定位。中国的检察权是一项复合型权力,兼具监督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709.html -
了解详情
](P132)通过设置纳言方式,监督权力行使,纠正领导者的失误,开创了后世设置谏官进谏制度、给事中执掌封驳诏书制度的先河,深刻地影响着历代王朝。由上可知, 重要的借鉴价值。 3.为政之术方面的内容。为政之术指的是为政的艺术。它是为政经验的高度概括,体现了中国古代为政的艺术化。其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670.html -
了解详情
汉朝上计、唐朝比部、宋朝审计院、明清科道等五个不同阶段。古代审计职能常与行政监察、司法财经管理、管理考核职能混在一起,审计目的主要是治吏,审计方式 原有宪法中的传统审计思想已然不能适应新时代中国发展的要求,这就呼唤着宪法做出积极回应。从内容上说,作为规定国家根本制度的法律,不可能将审计面临的所有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77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