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按照上述规定,用人单位有权采取措施保护商业秘密,但在订立保密协议时应注意不能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劳动者有择业的自由,但在行使权利时 ,职工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超过两年),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其它单位任职,但用人单位应当给予职工一定数额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0384.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 规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自己开业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354.html -
了解详情
用人单位的贸易秘密而作出的书面商定。其目的就是通过商定使可能接触到贸易秘密的员工承担保密义务,使自己的贸易秘密不被外界知悉,从而保持自身在竞争中的地位。竞业限制只是保密协议的一种履行手段。通过竞业限制,限制特定的人从事某一职业或出产某种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他人泄漏、使用其贸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356.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或者竞争优势。采取保密措施,包括订立保密协议,建立保密制度及采取其他合理的保密措施。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包括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一定期限内,劳动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 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406.html -
了解详情
性质的商业信息,来限制劳动者的就业自由。从维护劳动者的就业自由出发, 竞业禁止协议必须建立在重要的商业秘密之上。判断是否属于重要的商业秘密,可以坚持社会标准 性要求较高的产品。 [7]如《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第17条规定,用人单位与负有保守商业秘密义务的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禁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65.html -
了解详情
其侵权行为。陈XX自2003年X月应聘到B公司,该公司与陈XX签订有保密协议,协议书中约定陈XX对公司负有保守商业秘密义务,不得对他人披露、不得自己 、产品的区域分布、推销计划、顾客名单、进货渠道、销售网络、配方及其来源、产品价格、供求状况、标底、标书内容等资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321.html -
了解详情
是具有商业价值(或者能给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其三是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三者缺一不可。换句话说,只有同时符合上述三个法定条件,才能构成法律上的 保密措施,包括订立保密协议,建立保密制度及采取其他合理的保密措施。 本规定所称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包括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04.html -
了解详情
保守商业秘密业务的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 上海、深圳都规定竞业禁止期不得超过三年,并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禁止条款的,均应当同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457.html -
了解详情
。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 后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八条,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因用人单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5290.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一方因合同关系知悉对方商业秘密的,即使未订立合同终止后的保密协议,也应当承担保密义务。二、保密附随义务的确认根据债的一般理论,合同的内容必须是明确 仍应剔除。对此,可以考虑以侵害人销售的数量乘以受害人同时期、同规格的单位产品应得的利润的方法计算赔偿额。第二、当两种方法计算存在困难时,如何计算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