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各种权威共同构成根本法。这是一个与中世纪权威分散联系在一起的问题。[6]不管根本法寄身何处,以什么样的方式表现,它们都共同拥有这样一种秉性,即政府权威须 被排除在司法实施之外。虽然根本法适用了大量的普通法的术语:它被称为法律;它被认为是具有约束力的;侵犯它的行为被视为非法或无效。但是,根本法的初衷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71.html -
了解详情
为了定义利益,都是为了决定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生活配备,为了决定什么样的生活配备,必须用规范加以保障,即规范的目的证实在保护人的生活利益。法益论也是规范论 中保护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的法规范;所谓的基本违反或者原则上破坏,是指在没有任何值得社会宽恕(可理解)的理由下以最极端的形式实施的违反行为。在敌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41.html -
了解详情
能够引申出国家只有采取那些对人民的自由权侵害最小的手段时,才能够说是符合国家目的的正当行为[2]。也因此,适合性及必要性的原形于焉产生。 正是受18 制度设计方面的重大差异(参见比例原则回溯与前瞻部分),可见思想归思想,制度归制度,不可一概而论。但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设计,西方社会无疑都受到了共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43.html -
了解详情
、相互交融。在一个现代国家和现代社会,形成什么样的政治关系,建设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开展什么样的政治活动,确立什么样的政治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这个社会和 宣言》和《国际人权公约》所确认的一系列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原则,共同签署某些国际人权条约,共同谴责或制裁某些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这说明,追求基本人权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17.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更大的事先承诺。但是,在各种未知的实际环境下,提前确定多远的实质目标能被追求、什么样的额外成本能被接受是困难的。相反,确定一个包含了实质判断的 后进国家的现实,又大量存在基于比较的解释方法。 [40]笔者认为我国宪法上的劳动权属于社会权,谢立斌认为属于自由权,王旭则认为既不是社会权,也不是自由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348.html -
了解详情
的方法更具基础性和先决性。法律采用什么样的调整方法,受许多因素的决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和法律要救济的权利,核心就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 属于个性,凡主要关涉在社会的那部分生活应当属于社会。[25] (P81)具体说来,当一个人的行为不影响自己以外的任何人时,每个人应当享有法律上和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353.html -
了解详情
为人权之劳动权,那么其性质无可非议的依然属于一种权利。作为权利主体的公 民既可以作一定行为,也可以不作出一定的行为,甚至可以放弃权利本身。一个 的可操作性较差。劳工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不仅取决于法律设定什么样的标准,而且取决于如何使已确定的标准得到有效实施。因此建立健全劳动法体系,加强立法,为劳动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196.html -
了解详情
受益权于一身。由于受教育权属于广义生存权,而以生存权形态出现的受教育权必然包括两种权利属性,进而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政府义务:一是自由权,这与政府的 义务教育法平等受教育权保障条款,直接提起给付入学机会权和受教育条件权的司法诉讼。至于提起什么样的诉讼,因为这里是针对具体权益而要求行政机关为一定给付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83.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人格的决定性因素。这就意味着,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能否取得人格,以及能够取得什么样的人格,不是由他们的内在属性和价值决定的,更不会由他们自己的意志来决定 及第488条满21岁为成年;到达此年龄后,除结婚章规定的例外之外,有能力为一切民事生活上的行为的规定,足以表明,在《法国民法典》上,人格之取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462.html -
了解详情
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然而,该法也没有进一步规定议员应当根据什么样的原则和精神指引自己的发言和表决。本文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笔者认为, 的自言自语、大声唱歌、喝倒彩、无理取闹和恶意捣乱的行为,不属于第79条所规定的言论免责权的保护范围。对于上述行为,议会应当有权予以纪律制裁。有些国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2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