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法学界一致公认,此后半句是中国刑法语境中罪刑法定的表述。这一点笔者也表示认同。问题是此后半句所记载的罪刑法定原则,是从哪个视角来规定的,如何 是非刑法典的刑事法律,两类情形归结一体,就是法典式罪刑法定。 因此,德国刑法典中的罪刑法定立足于其刑法条文的罪刑法定,而后者则取决于其所规定的犯罪的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175.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般的刑事再审程序。一般而言再审程序问题似乎专属于诉讼法研究的范畴,但实际上再审程序问题也与刑法中的罪刑法定主义有密切的关系。从历史渊源来看,罪 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国际法优先原则的观点得到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的支持。如果将该公约规定的相关原则在法律修改中写入刑事诉讼法,在立法层面消除法律体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00.html -
了解详情
一阶段的改革色彩都十分明显,而且其对德国刑法以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为了突出这一阶段在刑法修改中的重要性,笔者将其称为改革阶段。 魏玛共和国 纳粹政权也在刑事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旨在强化统治效能的修改。 比如,早在1871年帝国刑法典中,德国刑法就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即一行为唯有其可罚性在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57.html -
了解详情
为独立的犯罪的需要。在这种可能下,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对侵占他从遗忘财物的行为,只能通过立法程序对刑法加以补充与修改才能对其追究刑事责任,不需要也不应当适用 所谓的类推问题,但是类推问题是否会因原刑法第79条的废止而解决呢?废止了原刑法第79条,是否就意味着我国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的实施就更有了保障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55.html -
了解详情
重要意义;但因上述规定在实体条件方面较为模糊、在程序条件方面过于严苛,导致在理论研究和司法适用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和争议,因而很有深入研究和进行改进的必要 不得启动刑法;国民一旦触犯刑律,国家就应动用之。正如早期严格僵硬的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禁止溯及既往发展成为禁止重法溯及既往一样,出于有利于被告人角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61.html -
了解详情
重要意义;但因上述规定在实体条件方面较为模糊、在程序条件方面过于严苛,导致在理论研究和司法适用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和争议,因而很有深入研究和进行改进的必要 不得启动刑法;国民一旦触犯刑律,国家就应动用之。正如早期严格僵硬的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禁止溯及既往发展成为禁止重法溯及既往一样,出于有利于被告人角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94.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的确立无疑与我国刑法领域逐步形成的民权刑法理念、谦抑刑法理念等具有密切关系。我国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与其他国家地区不应有根本区别,其实质 该法第79 条用一个条文明确规定了类推制度。由此也引发了一个问题:罪刑法定是否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对此,我国刑法学界长期存在着肯定与否定两种截然对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698.html -
了解详情
、谦抑刑法理念等具有密切关系。我国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与其他国家地区不应有根本区别,其实质体现的仍然是一点论,即不定罪、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 第79条用一个条文明确规定了类推制度。由此也引发了一个问题:罪刑法定是否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对此,我国刑法学界长期存在着肯定与否定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71.html -
了解详情
新、旧二法,从轻处断。第2条是罪刑法定原则,第3条为刑法溯及力问题,都是近代刑法必不可少的条款。对罪刑法定原则,黄遵宪解释说:刑法为一国公法 时之法律无明文科以刑罚者其行为不为罪。在关于此条的修改理由中说,本条为刑法之根本主义,不许比附援引,即学者所谓罪刑法定主义。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第1条重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65.html -
了解详情
超越。如果说基于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的格言而产生的法外入罪禁止机能,是传统罪刑法定的题中应有之义,那么,根据刑罚法规实体 兼顾保护社会、维持秩序与限制国家刑罚权、保障公民人权的双重机能。但是,问题在于,作为刑法帝王原则的罪刑法定原则,而非刑法典这一法律文本本身,是否应该以及能否同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4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