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过程中因时间、空间存在的必然,也就导致有发生犯罪中止、未遂或既遂的可能性;其次,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对转化型抢劫罪应区分既未遂形态。划分转化型抢劫犯罪 程度较小。如果对转化型抢劫犯罪不论结果均认定为既遂,似有对转化型抢劫犯罪加重处罚的嫌疑,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精神相悖。 第二,转化型抢劫罪与普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783.html -
了解详情
性犯罪结果的相互转化主要是因刑法中罪名转化的现象(有人也将其称为转化犯,但实际上与《刑法》第269条转化型抢劫罪有区别)而导致。从形式上看,刑法个 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只是量刑性犯罪结果,并不影响受贿既遂的认定:为他人谋取利益没有成就的,只是对量刑性犯罪结果的未遂;在为他们谋取利益时自动放弃实施的,则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78.html -
了解详情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于某等人犯抢劫罪均无异议,但对认定是抢劫罪未遂还是既遂,存在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抢劫罪既遂与未遂以是否取得财物为标准,本案中于 只要该行为具备了取得财物或严重侵犯了他人人身权利两者之一的,就可以认为其已经具备了抢劫犯罪构成全部要件从而构成既遂。本案中,于某等人欲抢劫财物,将姚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236.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要件的双重评价。 因此,我们必须重构犯罪既遂标准。 二、理解和区分犯罪的直接目的与间接目的 要重构犯罪既遂的判断标准,笔者以为首先必须正确理解和区分犯罪 就包括实际损害和威胁。因此,如果仅用实际的损害作为犯罪既遂的标准,必将导致将一些本为既遂的犯罪认定为未遂或者中止,从而放纵犯罪。 笔者认为,比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32.html -
了解详情
具备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而是着眼于犯罪未遂与既遂在构成要件的具体内容方面的不同,强调犯罪未遂不具备犯罪既遂的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4](p111)辩护者在此 危害结果是多个时,究竟以哪个结果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准,论者对此语焉不详。仅以抢劫罪为例。其行为客体所遭受的危害即事实结果就不止一个,它就存在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745.html -
了解详情
为既遂,四者均为否定的,宜认定为未遂。[70](5)事后抢劫无未遂说认为,事后抢劫只有罪与非罪区别,没有未遂与既遂的区别。事后抢劫属于举动犯,不 抢劫实施暴力、胁迫行为之后,若财物最终被夺回,由于并未现实地侵害到被害人的财产法益,不值得科处抢劫罪既遂的刑罚;若认为财物最终被夺回也成立抢劫既遂,则使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467.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是相同的,即以劫得财物 为既遂,抢劫罪数额巨大既遂的标准应该与基本抢劫罪既遂的标准相同。没有劫得财物,就是抢劫罪数额加重犯的未遂或中止。在司法实践中,以 中也可能在一个案件中同时存在几次未遂、几次既遂的情况,对此应具体分析。应以主要的次数或数额来决定既遂或未遂的认定。如其中三次以上抢劫到财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78.html -
了解详情
罪的既遂与未遂,他又写道:既遂与未遂之分乃以他人之物是否已在行为人实力支配之下为标准。[ 2 ] ( P1265)之所以强行要将抢劫未遂的情形提高到抢劫既遂的程度加以认定, 盖源于中华民国的刑法对犯罪未遂采取量刑的得减主义原则有关。但抢劫罪本以是否劫取到财物为标准的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65.html -
了解详情
罪的既遂与未遂,他又写道:既遂与未遂之分乃以他人之物是否已在行为人实力支配之下为标准。[ 2 ] ( P1265)之所以强行要将抢劫未遂的情形提高到抢劫既遂的程度加以认定, 盖源于中华民国的刑法对犯罪未遂采取量刑的得减主义原则有关。但抢劫罪本以是否劫取到财物为标准的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71.html -
了解详情
种观点主张以是否侵犯了人身权利作为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一方面夸大了人身权利这一客体的意义并错误地把它与既遂未遂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又忽略了抢劫罪是 和放弃犯罪的起因而对量刑有意义,却不应影响到放弃犯罪的自动性的成立及犯罪中止的认定。从司法实践看,尤应注意对在轻微不利因素场合放弃抢劫犯罪的定性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