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lin, 1959). [38]周其仁(1994)十分出色地讨论了土地公有制在1950年代中期以后的中国十分容易地实现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Peter Ho(2005), Institutions in Transition: Land Ownership, Property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750.html -
了解详情
图景时代的论纲》(以下简称为《中》)一书。这本书在中国法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从对该书的书评数量就可见一斑,短短1年 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跋,第286页。 [21] 梁剑兵:《城乡二元中国的法治背景与前景评朱苏力教授的道路通向城市》, //article.chinalawinfo.co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183.html -
了解详情
增14个百分点以上》,资料来源://blog.sina.com.cn/u/48f9bc93010008op。 [16] 《周永康:中国处于刑事犯罪高发, 将挤压犯罪空间》资料来源://politics.people.com.cn/GB/1027/5555479.html。 [1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612.html -
了解详情
McCormick, Carl Schmitt's Critique of Liberalism: Agianst Politics as Technology, NY., 1997. [50] 昔年梁漱溟先生即曾有感于老中国历来是一个松散的文化共同体,属于不像国家的国家,不要政治的政治,不若近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851.html -
了解详情
活动这一根本性特征。立基于这样两个判定,政策法学的根本立场就是,在对中国目前的政策和法学进行双重审视的前提下,建立一种两者的关系性审视视角 向何处去(上)〔J〕.政法论坛,2005,(1):4,5,5. 〔3〕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772. 〔4〕〔德〕加达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390.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干预的保护机制。在此情景下,民众对行使自身权利的诉求很可能是对国家权力的强化而不是挑战。因此,我主张将建构当代中国抗议活动的框架模式称为规则意识(rules consciousness)而不是权利意识(rights consciousness)。 于建嵘:确实,中国政府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显示出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024.html -
了解详情
户役、田宅、婚姻、钱债者,皆民法也。谓我国自古无形式的民法则可,谓无实质的民法则厚诬矣。[3]他是认为中国古代虽无形式民法(formal civil law),然有实质意义民法(civil law insubstantialsense)。此一立论实为肯定说之一变相。 3.民法与礼合一说:陈顾远、史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107.html -
了解详情
的纠纷调解,认为它是中国法律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有的希望能够从中有所借鉴(例如Cohen 1967; Luhman 1967; Palmer 1989; Clarke 1991)。 与中国现代的法庭调解制度不同,这个源于当代西方的运动坚持调解必须是完全自愿的,必定要在法庭程序之外进行。欧盟的部长委员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533.html -
了解详情
文显主编的《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法理学》第二章法学的历史 第二节 中国法学的历史 第15页,北京大学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注释:[1]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 之一。[2]例如,美国副总统切尼一直认为中国是美国的主要战略威胁,遏制中国的迅速崛起是美国21世纪对外政策的最重要挑战。他代表了相当一批美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817.html -
了解详情
世纪的时刻为新世纪宪法学的建构准备了有限的制度条件和价值体系。[①]就中国宪法的独特的三大部分(国体+政体+权利)[②]而言,国体研究涉及高度的政治敏感性 层面价值启蒙的展开,规范主义的技术性劣势逐步显露出来,并造成宪法学在回应中国社会具体制度和问题时力不从心。功能主义可以弥补这一技术性的不足。另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7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