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司法资源,又给他人财产权益造成侵害。 一、虚假诉讼的概念 对于虚假诉讼的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虚假诉讼是指行为人为非法获取他人 ,不包括不作为行为。四是法院基于伪造的证据作出错误裁判。[1]基于以上四个方面特征分析,虚假诉讼应当定义为: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利用虚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897.html -
了解详情
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处罚性。根据这三个基本特征,要把某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认定为犯罪还必须以其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为条件。在刑法 在原刑法的体制下,如我们不能直接以刑法第10条关于犯罪的概念为根据决定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一样,我们也不能直接以该条法律为根据决定适用原刑法第79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55.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规范的不正当行为。因此,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在外延上,过错的概念都要比违法的概念更为宽泛。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侵权纠纷错综复杂,各种致人损害的行为 未届时合同并不生效,但只要依法有效,[12]同样得为损害客体。有学者认为,恶意干涉他人订立合同致缔约方损害,即使该合同尚处于订立中并未成立,依然构成侵害债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74.html -
了解详情
,其地位十分不利。第一种情形,如果买受人已将标的物转卖,第三人即使属于恶意也能取得所有权。出卖人不能对该第三人行使任何权利,他只能向买受人请求 ,即意味着权利的实现,无所谓履行问题,与债权行为完全不同。因而试图用债权法上的概念如债权合同来诠释这类行为将显然未臻精确,从而也必使债权行为尤其是债权法的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12.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保护的一种法律制度或法律体系。肖像,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内涵非常模糊的概念。在日常的生活意义的肖像,通常是指以相片绘画等表现出来的人的容貌。《 有如下的定义:以图象以肖人者,为之肖像。即将其人之姿态、容貌、表情等特征,精确表出之也。如绘画、雕刻、塑像、刺绣等为表出之方法注①。而目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64.html -
了解详情
为法律规范,特别是民法规范。[ ] 其次,民法概念是具有伦理性的概念。由于法律的首要目的之一是將人类行为置于某些规范标准的支配之下,而且不对某一特定标准所旨在 抑制人性恶,产生于社会而又超脱社会、作为社会异己力量的国家才出现,国家才以法律确认私人占有的合法性质,私人所有权才得以产生。正如有的学者所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05.html -
了解详情
信用卡、恶意透支等方法进行诈骗活动。 二、透支的概念和区分 所谓透支,是指持卡人在发卡行帐户上没有资金或者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根据发卡协议或者经银行批准,允许 。但是实质性善意骗领因为提供虚假申请人身份,一旦越线实施了恶意透支,就应推定主观上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时就很难界定其领取信用卡时有无犯罪意图,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59.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较之典型劳动关系更为复杂,有其独到的法律特征。要想准确把握劳务派遣的法律特征,需要同其他涉及三方主体的概念进行区别。 1、劳务派遣与职业介绍的 及其他福利才能真正实现同工同酬。 2、关于欠薪赔偿制度 《劳动合同法》还对企业恶意欠薪行为,规定了加倍赔偿制度。《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65.html -
了解详情
节规定了金融诈骗罪。笔者通过对金融诈骗罪的概念特征、 构成要件、 司法界线、 犯罪预防等方面的阐述,提高对金融诈骗罪的认识,从而更为有效地打击和预防金融 危害性往往大一些。金融诈骗罪与其他经济犯罪的界限主要是看侵犯的客体。集资诈骗罪与普通诈骗罪,虽然都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并且都采用了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00.html -
了解详情
为犯罪时,使用的概念只能来自于民法,否则刑法的处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中外刑法理论界基本一致的观点认为,侵占罪的主要特征在易合法持有为非法占有,在合法持有阶段 性质,其误以为是属于被保管人所有,这属于刑法上的一个认识错误,这个错误并未影响到后来非法占有的恶意。赃物并非无主之物,违法或犯罪所得应退还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