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适用的重点对象予以关注和重视。最高人民法院2006年施行的《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再次表明了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教育、感化、挽救的 、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992.html -
了解详情
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为了补救刑法过于稳定之不足,我们往往通过颁布刑事政策指导司法实践,以期使刑法能够满足变动不居的社会需要。所以,从一定意义 启动死刑程序。 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提出,在故意杀人案件中,对于被害人一方有明显过错或对矛盾激化有直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49.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单独定罪,但是,其所实施的故意杀人行为却触犯了新刑法第232条规定的故意杀人罪, 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尽管这样定罪,在共同犯罪的情况 于1985年7月8日发布了一个《关于播放淫秽录像、影片、电视片、幻灯片等犯罪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规定了对于组织播放淫秽录像、影片、电视片、幻灯片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47.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规定,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理由在于:刑法第17条第2款只对杀害被绑架人的故意杀人行为进行 责任又设置了极为严格的条件,这符合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采用的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刑事政策的要求。这一修改有利于充分发挥刑法的教化和惩戒功能,实现保护未成年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6036.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死刑。 从司法文件看,2005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0条关于抢劫罪既侵犯财产权利又侵犯人身权利, 是,按照2001年5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劫财之前、之中杀人的,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劫财之后杀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675.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死刑。 从司法文件看,2005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0条关于抢劫罪既侵犯财产权利又侵犯人身权利, 是,按照2001年5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劫财之前、之中杀人的,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劫财之后杀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673.html -
了解详情
标准即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作出进一步规定或解释,但司法实践中法院对刑事案件的有罪判决都非常强调并一律在判决书中载明:本案指控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清楚, 最终打捞不到,也不影响对被告人定罪科刑。但在只有被告人自己供述故意杀人并致人死亡的案件中,找到被害人的尸体并确认其身份就是必须予以证明的案件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272.html -
了解详情
稳定的预见百分比,越可以推论行为的预见。[5]比如说中国台湾地区最高法院在处理一起故意杀人案件时曾经提出: 杀人罪之成立,须于实施加害行为之时,即使有使人丧失 成立的。 另一方面,推定的使用应当符合经验法则,否则判决将会被推翻。在一起刑事案件中,从被告人处查的走私而来的药品、酒类等物品,事实审法院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41.html -
了解详情
,应将主观的要素从其危险的概念中排除出去。[2](P196)客观主义在未遂犯的刑事责任上表现为必减主义。例如现行意大利刑法典第56条第2款规定, 故意杀人罪的犯罪结果的原因,所以,本案中,行为人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9](P105~106) 我们赞成以上分析结果。结合本案例,在认定不能犯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13.html -
了解详情
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里规定的是八种 毒品罪纳入其中;1992 年12 月11 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 条第3 项将盗窃数额巨大也纳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