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职务上的便利,因而完全可以构成共同实行犯。 2.双方都有身份但未利用共同职务上的便利是否构成共同实行犯。通说认为,只要双方都有身份,无论是利用一方职务上 年版,第270页。 3我国刑法学著作中以此理念而给身份下的定义千篇一律地都只是谈犯罪行为人的身份而忽略不计作为行为对象的人的身份,显然犯了片面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56.html -
了解详情
的人。至于“犯罪”,是指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的罪;而不能是抽象的犯罪,或者一般的违法违纪行为或者悖德行为。当然,教唆犯在主观上只能出于故意。据此,我们 人实施教唆行为,促其坚定犯意,应以教唆犯论处。”(注:魏家克:《略论教唆犯》,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83(2)。 )持否定说者认为:“对于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7.html -
了解详情
所有犯罪的英美法系自不待言,在大陆法系也已经有许多国家就非法器官移植的行为处罚包括医院在内的法人。例如,日本1997年制定《器官移植法》第24条特别规定,在 参见赵秉志:《略论我国〈刑法〉新增设的人体器官犯罪》,载《法学杂志》2011年第9期。 (24)当然,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在传统上都被视为自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4256.html -
了解详情
一是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二是将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下面分别予以 可以成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其理由是: 第一、遗忘物与遗失物的区分无法律上的根据。我国民事立法并末区分遗忘物与遗失物,而是一概以遗失物概括之。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66.html -
了解详情
如,瑞士债法典第60条第2款规定:基于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刑法上对诉讼时效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刑法上的规定。意大利民法典第2947条第3款规定:在任何情况 2007年版,第244页。王轶:略论侵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载于《中州学刊》2009年第4期。汪渊智:我国民法诉讼时效制度之构想,载于《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00.html -
了解详情
概念,通说认为酌定量刑情节是由我国刑法认可的,从审判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具有影响的,在量刑时灵活掌握、酌情适用 ,第358页。 ⑿前注⑷,马克昌主编书,第359页。 ⒀参见许利飞:《略论酌定量刑情节》,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⒁参见肖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89.html -
了解详情
:梁华仁、张先中:《略论合同诈骗罪的几个问题》,载《政法论坛》1999年第1 期,第72页; 另参见刘斌:《民刑法上诈欺之比较》, 载《法律科学 具有追求某种目的之故意,但这种目的却不限于取得财产上的不法利益。虽然在我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司法实践中,侵权法上的诈欺行为往往仅指财产诈欺(注:参见史尚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40.html -
了解详情
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15页。 [2]王轶:略论侵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载于《中州学刊》2009年第4期。 [3]张新宝 ,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29页。 [24]我国《刑法》第36条第1款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99.html -
了解详情
:梁华仁、张先中:《略论合同诈骗罪的几个问题》,载《政法论坛》1999年第1 期,第72页; 另参见刘斌:《民刑法上诈欺之比较》, 载《法律科学 具有追求某种目的之故意,但这种目的却不限于取得财产上的不法利益。虽然在我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司法实践中,侵权法上的诈欺行为往往仅指财产诈欺(注:参见史尚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40.html -
了解详情
基础特征可知,网络虚拟财产同样也具备一些物权上的物的属性,因为我国理论界关于物权法上物的定义,通说的观点是把物定义为除了人身体之外 .cn/zh/legal-cn/tou,于2014年12月21日访问。 [[32]] 第九十二条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50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