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赋予了特定主体扣押拒绝权,也证明了实物证据与公民基本权利的紧密关系。例如日本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两种情形下的扣押拒绝权,一是对于公务员保管、持有的财物, 当然,必须作为证据而不宜在侦查阶段返还,但对于用作财产保全的部分,就应当充分考虑到别除权和取回权的适用。 2.证据排除后的被害人救济 从最终结果上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584.html -
了解详情
、扣押。[24]鉴于违法所得、违禁品及犯罪工具往往也是犯罪证据,侦查机关也可以据此对刑事没收的对象进行审前保全。此点在相关司法解释中予以明确,根据 上缴国库。我国司法实务部门对退赔被害人财产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受到近年来保障被害人权利思潮的影响,但其主要动力还是来自于对被害人因财产损失得不到补偿而申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0577.html -
了解详情
以服务于检察实践。 一、捕后羁押必要性由检察院审查或法院审查的争议 新《刑事诉讼法》确立了侦查阶段律师的辩护人地位,然而还是有律师提出:在追求 主要还是依靠检察机关依职权而启动。更何况,就算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角度对于捕后羁押必要性的继续审查进行规定,我国现阶段也还不具备条件:现阶段绝大部分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7218.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的边界进行整理。哪些行为不属于自己证实自己有罪?权利的边际应当停落在什么位置?在有沉默权保障的国家很好理解犯罪嫌疑人对于可能使自己陷入不利境地的自白 除外。笔者认为,刑事追诉的证明价值首次让位于保护家庭伦理关系的价值,立法的进步意义固然值得肯定,但此处的作证特免权仅存于审判阶段,侦查阶段与审查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800.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要功能与目标在于加大对贪腐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的打击力度,重点是对被害人合法权利、国家财产权利的保障,但这种司法化的程序对保护被追诉人财产权利显然也 监督。由此观之,不管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其刑事诉讼程序中均注重对被追诉人财产权利的保护,尤其是针对侦查阶段警察的搜查、扣押等行为更实行高规格的司法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580.html -
了解详情
其原因在于新《律师法》尚存在不足,主要体现为侦查阶段律师的地位不明确,缺失合理的辩护权利救济机制以及与刑事诉讼法存在冲突。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完善《律师法 基本的三方构造式诉讼形态。 (三)完善立法解决三难问题 在完善的权利救济机制的保障之下,采取措施切实解决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问题,具体来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946.html -
了解详情
尚存较大疑问。如近些年的诸多刑事司法改革举措一样,两个证据规定着重关注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而对被害人的权利仍然为予以重视。《非法证据 相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19]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比较法考察》,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178页。 [20][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18.html -
了解详情
独立拒绝法务大臣指令,但佐藤检察长却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路而委曲求全,顺从日本自由党内阁的指令将刑事侦查不了了之。当舆论问及对涉案议员不起诉的 。 (3)不起诉决定可能与保护受害人的刑事政策产生冲突。 一个进步而完善的刑事司法制度,对被告与犯罪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障,应等同视之,不可偏废。[1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28.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构成了刑事证据法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但如果没有外部配套措施的辅助,其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举例来说,如果讯问录音录像制度能够在侦查阶段得到全面 ,其意义不言而喻。 [15]参见联合国经社理事会1984年50号决议批准的《关于保护面对死刑的人的权利的保障措施》。 [16]在美国,此类证据被视为毒树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90.html -
了解详情
、撤销案件决定以及不起诉决定。由此,被害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可以延伸到立案、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其权利亦受到较为全面的保障。德国强制起诉制度中,被害人 的代理律师也不能与享有广泛权利的检察人员具有同等的控诉力度和效果。这往往会使犯罪分子逍遥法外。此外,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一旦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