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国人大常委会1990年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第三条规定了非法持有毒品罪后,持有型犯罪的理论研究才得以重视。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则在 注重持有行为人的主观动机,将持有枪支、弹药或者持有毒品犯罪行为与以后所实施非法狩猎犯罪、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犯罪或者贩卖毒品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分割开来,忽视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00.html -
了解详情
的成员或者在押的被告人扮成“毒贩”,根据已掌握的线索接触嫌疑人,伪装要买或卖出毒品,在对方同意并开始交易时当即将嫌疑犯逮捕。这种做法在美国的司法制度下,除 的。因此,对行为人的行为,既不能定贩卖毒品罪,也不能定非法持有毒品罪。 在美国司法制度中,将与上述情节相同的“警察圈套”案件的定性,以“本来意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78.html -
了解详情
两个罪名按犯罪构成要件分开分析。 1、 关于贩卖毒品罪 贩卖毒品是一种毒品与金钱的交易行为,公诉机关起诉高某海犯此罪,至少要用证据证明高某海与某媛 提供证据证明的,事实上,公诉机关也没有这些证据,因此,辩护人认为,高某海非法持有毒品罪都不构成。 本案的众多证据在时间上、空间上相互矛盾,导致本案事实根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7203.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毒品犯罪而为其居间介绍行为的定性问题作了规定。2015年印发的《全国法院毒品犯罪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武汉会议纪要”)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对居间介绍 了贩毒者的贩卖行为而简单认定为贩毒者的共犯,一般仍要认定为购毒者的共犯。毒品数量达到较大以上的,居间介绍者与购毒者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共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8156.html -
了解详情
、购买者构成共犯。 案例1中的甲事先与乙共谋贩卖毒品,又居间介绍帮助乙推销毒品,甲和乙均构成贩卖毒品罪。 二、代购行为的定性 案例2:甲 均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但是,对此情形下行为人从中牟利的如何处罚,没有明确规定,致使司法实践中存在分歧。鉴于此,《纪要》新增规定:“代购者从中牟利,变相加价贩卖毒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7243.html -
了解详情
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立法目的。这一主张未等到二审法院支持。 ●周巨等(贩卖、运输毒品、非法持有毒品案) 【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2005 现有其他证据也足以认定被告人周巨、包连江、刘爽等人从事贩卖毒品的行为。因此,公诉机关的指控被告人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罪名不当,其行为应构成贩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046.html -
了解详情
1990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第三条规定了非法持有毒品罪, 这是我国刑事立法中首次明确使用持有的语词, 这一规定引起了一些学者对我国刑法中持有 与不作为、犯罪行为与非罪行为, 如甲为躲避警察搜查, 将其携带的毒品悄悄放进乙的包里, 乙发现后继续携带, 乙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的行为。应当说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43.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具有特别的要求(需要有牟利的目的),显然会破坏法律条文的内在和谐与平衡。贩卖毒品罪一般不需要有牟利的目的,在少数特殊情况下,则要求行为人具有牟利目的 以牟利为目的,为他人代购仅用于委托人本人吸食的毒品的,不构成贩卖毒品罪,如果数额较大的,可以以非法持有毒品罪处罚。另外一种需要以牟利为目的才构成贩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495.html -
了解详情
性质决定并不能产生非法所得的犯罪则不应在此范围,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持有原植物种子、幼苗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等便属此种情形[2]。可是上述这些讨论都没有就 的组织,另一方面又以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与故意杀人罪、贩卖毒品罪实行并罚,就此意义上而言,本罪确有重复评价之嫌。可是该规定是由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733.html -
了解详情
性质决定并不能产生非法所得的犯罪则不应在此范围,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持有原植物种子、幼苗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等便属此种情形[2]。可是上述这些讨论都没有就 的组织,另一方面又以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与故意杀人罪、贩卖毒品罪实行并罚,就此意义上而言,本罪确有重复评价之嫌。可是该规定是由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71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