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下裁判时,首先会考虑到实体法的规定。就实体法而言,在涉及证明责任问题时如何做出规定非常关键,德国的理论和实务界均认为应当由主张无行为能力的一方负证明 看似全面的规定模糊了立法者的意图,使人看不出到底是应当由主张合同和遗嘱有效的一方当事人负证明责任还是由主张其无效或效力待定的对方当事人负证明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21.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供养其生活的许诺,或者将其作为人寿保险的受益人,或者将其作为遗嘱继承人时,这种协议一般是有效的。这种行为只有在如下情况下才是无效的:即该女性的目的 是非的理性判断,因而得出经济学不将道德的结论。 [8]张曙光:《经济学(家)如何讲道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0页。 [9]陈自强:《民法讲义I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33.html -
了解详情
很多问题缺乏规范。四、关于法律行为制度内容的构架民法总则中的法律行为制度应当如何建构,取决于我国民法典中有关总则的规定、是否设立债法总则以及合同法总则的内容。 情人,同时又为其法定继承人保留了必要的份额。尽管该遗嘱有不符合公共道德的因素,但仍然是有效的,因为个人的私有财产的处分应当得到尊重。但如果某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04.html -
了解详情
得出遗赠遗嘱无效的结论。显然这两部分法律经过援引后得出的结论刚刚相反——一个是遗嘱有效,一个是无效,所以判决结论必定只能在相反的两个结论中取其一。法官再 之后,法官探知到了一条通往“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径路,上面标有如何保有理性逻辑下应付复杂现实的路向灯。看来,法治之所以为变动不居的社会现实所青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03.html -
了解详情
被减少的继承份额和律所过错程度的做法, 又回归到仅单纯依据继承人因遗嘱无效而被减少的份额确定赔偿范围。两审法院在损失的认定和赔偿范围上 态度。 3.赔偿范围之检讨 纯粹经济损失因其受害人和责任范围的不确定性而产生如何合理规范的难题[2] (P363) 。将纯粹经济损失的概念与一般财产损失区别开来, 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477.html -
了解详情
家族的财富传承问题,世界各国也找到了许多有效方法,如遗嘱、保险工具、家族基金会、赠与、家族信托等等,但是如何找到适合自己家族的财富传承工具,是 一旦管理不当或者任意挥霍,导致遗产不仅无法增值,甚至不断减少,令家族财富难以有效传承下去。 二、保险工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被保险人死亡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458.html -
了解详情
遗产管理、遗产分割等制度分别设计即属多余。 余论 为了避免遗产处理制度无法有效对继承人、遗产债权人的利益予以保护的弊端,未来继承立法有必要借鉴企业清算 组织,即只有将清偿债务后的剩余遗产分割完毕,继承人才能取得遗产所有权。且遗嘱执行人或遗产管理人担负制作遗产清册、清理和保管遗产、收取债权、债务清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6474.html -
了解详情
四)基于继承的权利变动:对概括承受主义的理论选择 对于被继承人死亡后,遗产如何移转至继承人,主要有英美法系的间接继承主义立法和大陆法系的概括承受主义 即使没有见证人并且不符合其他的一般要件,也是有效的遗嘱。1969年美国《统一遗嘱检验法》第2502条允许遗嘱由代表遗嘱人的其他人签名,也体现了这一趋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473.html -
了解详情
现象,大多源于缺乏有效的遗产管理制度。 一、遗产管理制度的内涵 (一)遗产管理制度是公平有序地管理分配遗产的综合性制度 继承的核心是如何根据被继承人生前 过程中,发现遗产债务超过了遗产的价值,遗产债权人、继承人、遗产管理人以及遗嘱执行人等都可以申请适用遗产破产程序。继承人申请遗产破产的前提是不放弃继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1059.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19]如果说强制被继承人将部分遗产平均分给每个继承人会导致股权分散,那么如何避免被继承人以遗赠方式将遗产留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呢?事实上这更容易导致 瑞、房绍冲、关涛书,第151页。 [17]参见魏小军:《遗嘱有效要件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205-207页。 [18]规定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2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