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法学杂志》(Zeitschrift fr vergleichende Rechtswissenschaft), 97 (1998), 第413页. [36] 这里不能详细讨论的是这样的问题:直接性原则是否给各个证据方法(证人,文书,勘验)之间规定了一个有约束力的级别顺序。许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93.html -
了解详情
人的手印不可能有九处特征等同。九处特征相同作为证据事实,是不能得出最终被告做案的案件事实的,除非,加上一则一般经验法则,才能得出这个结论。但是,这则一般 让人相信的充分理由。在审判案件中,不能因为有人主张某人有罪,某人就有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样的理由足以让人相信某人有罪。统计数据或者数量上的可能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10.html -
了解详情
都干这个,仅仅是没有人谈论它而已。 [4]实践工作者保持沉默的理由是很明显的,因为刑事诉讼对协商并没有规定,并且人们不能肯定这种新的实践与现行法律是否 说明辩护人、法官是如何将通过协商途径使诉讼终结的前景,诱导到使用不被允许的花招上去的,同时,存在着什么样的提供补救可能性。 在一个诉讼程序中,辩护人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162.html -
了解详情
了。否则,韦伯就不可能有这种担心。为了说明这一点,也许我们可以再一次以秋菊为例。[3]想一想,如果是秋菊来打官司,秋菊会提出什么样的案由?她会诉诸 的规则-“不能往那个地方踢”,也不能理解秋菊所要求的那种救济-“给个说法”。在秋菊打官司的问题上,现代司法运作的规则是,打人侵犯了公民人身权利,但是只有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69.html -
了解详情
在一些情况下,一些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立场中立的人可以作为证人出庭作证证明同居的事实。例如,如果婚姻关系的一方确实与他人在外面非法同居的话,那么自己配偶 都想亲自抚养孩子,有些是离婚的双方都不想抚养孩子。那么对于此争执,夫妻双方在离婚的时候应该提交什么样的证据从而在孩子的抚养问题上获得对于自己有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2614.html -
了解详情
及时采取必要保护措施而造成重要证人被劫持、被伤害、杀害,那么该司法人员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对此法律根本未作任何规定,没有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是不完整的,没有 与责任脱节。《刑诉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但是对于证人拒绝作证,却没有规定应负什么法律责任,受什么惩罚,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6842.html -
了解详情
严格证明法则就是一种严格形式性条款,就是探知证据要用什么样的证据方法,什么样的证据方法必须使用什么样的调查程序,这两件事情作限定,所以我们把他们叫做双重 录音录像或者其他证据,提请法庭通知讯问时其他在场人员或者其他证人出庭作证,在仍不能排除刑讯逼供嫌疑的情况下,才会提请法庭通知讯问人员出庭作证,对该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2817.html -
了解详情
即犯罪客体进行了侵犯,以及这种侵犯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的事实特征。⑥ 在客观方面,抢劫犯罪的行为人必须具有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 有仇而蓄意报复的人等,而非针对交通工具上不特定对象则不应认定为该项情节。因此还应注意提取以下证据: 1、 在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59.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中谁负举证责任,证明那些案件事实,需要达到什么样的证明标准。这些证据制度和证据程序的产生都与陪审团审判有密切的关系。 第三,陪审团审判是对抗制诉讼模式 证明文书的方法作证。这显然反映了书面审理主义的性质。同法第70条规定: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由于该条规定没有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88.html -
了解详情
。本文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测谎结论在我国民事审判中的运用带来了什么问题,测谎结论的采纳对证据制度构成什么样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以测谎结论为代表的科学 证明案件事实。测谎结论是被测人生理、心理活动的反映,而不是对案件事实的反映。测谎可以检验当事人或证人的诚实性,但不能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情况,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