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的行为以盗窃定性,而上述【案例5】中,法院对被告人黄某的行为则以诈骗定性。两者之间究竟有何不同呢?笔者认为,两个案例中造成被害人对财物失控 产生认识错误。那么,上述案例中,处分者是否对财物具有处分意思呢?如果有处分意思,那么就应肯定存在处分行为,行为人的行为就构成诈骗罪;如果没有处分意思,那么就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0886.html -
了解详情
增加了活下去的勇气。陆勇是我们白血病患者的救命恩人,他的行为是善举,在他的努力下挽救了多少个家庭和病人,他未从中收取任何费用。于是一场守法的要求与 六祖心境:《我反对刑法修正草案危险驾驶罪条文》。 [17]张伯晋:《多种危险驾驶行为是否入罪引争议》,《检察日报》2015年3月8日。 [18]黄太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1454.html -
了解详情
辩护意见。法院认为,在强制医疗中如何认定被申请人是否有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需要根据以往被申请人的行为及本案的证据进行综合判断,而医疗机构对其评估也只是 内容,亦未提供有效证据证实已将有效期限制明确告知原告,被告暂停服务、收回号码的行为构成违约,应当承担继续履行等违约责任,故对原告主张“取消被告对原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6787.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行为人实施了保险诈骗行为而没有骗取保险金的,就应当以未遂论处。有的认为,区别保险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之一就是看行为人的行为是否达到既遂状态, 人员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内外勾结共同骗取保险金的行为如何定性?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构成贪污罪,有的认为构成职务侵占罪,有的认为应以贪污罪与职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5972.html -
了解详情
指出的是诽谤罪和诈骗罪,这两种犯罪的客体虽然不是社会秩序,但是,利用虚假信息进行诽谤、诈骗的行为,也可能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例如,利用互联网诽谤他人的 虚假证明文件罪。对这类犯罪来说,行为人不管是否实施了编造虚假信息的行为,只要实施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就可能构成犯罪。 通过上述分类,可以发现,刑法虽然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0873.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人的亲友熟人圈,就可以认定为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总之,在认定集资行为是否针对社会不具体对象时,应该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考察,只要满足任何一个方面, 的行为及其集资数额以集资诈骗罪论处,此前的行为不构成集资诈骗,如果构成其他犯罪的,按他罪认定[7]。由此可见,按以上两种观点,同一案件会出现定罪和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375.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有必要追究部分参与实施纯正自然人犯罪的单位成员的刑事责任,这明显是自相矛盾的。不对单位成员的行为是否符合犯罪构成作具体的分析,而仅以社会危害性严重为由就 的刑事责任。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单位十分明显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签订、履行借款合同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符合刑法第224条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695.html -
了解详情
参与到非法集资活动之中,那么,这种所谓的非法集资或集资诈骗,其在刑法意义上的社会危害性到底多大,以及是否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等等,均不是没有问题的。 是违法的,那为何又不保护在非法集资中的受害人投资人的利益(难道投资人的行为也构成违法或者说他们因为在主观上存在一定过错而不予保护?)。法律不仅要受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3613.html -
了解详情
之外的其他逃避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行为。换言之,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是否包含了诈骗方法,以及使劳动者免除支付劳动报酬是否可以评价为逃避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前文已经从 的理论为张明楷教授所首倡。参见张明楷:《犯罪构成体系与构成要件要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7页。 [4]在德国,则有纯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397.html -
了解详情
之外的其他逃避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行为。换言之,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是否包含了诈骗方法,以及使劳动者免除支付劳动报酬是否可以评价为逃避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前文已经从 的理论为张明楷教授所首倡。参见张明楷:《犯罪构成体系与构成要件要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7页。 [4]在德国,则有纯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2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