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时效制度,必须满足其构成要件。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国有资产的管理者长期不行使占有和使用的权利而使国家丧失所有权造成浪费和损失的,可以追究其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 的制度,因此,任何个体都不能以约定或单方行为的方式加以排除。 六、关于取得时效制度在我国民法典草案中的确立问题 (一)民法草案中取得时效制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710.html -
了解详情
的分配,[7]于是,国家可以把国家所有权客体中的各项财产交给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可以占有和使用,在相应范围内依法代表国家管理国有财产、行使 主编:《民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314页。但关于双重所有权理论,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复旦大学法学院的刘士国教授认为,所有权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372.html -
了解详情
,[4]如在用益物权中,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依法享有对国家所有的土地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国有土地的所有人是国家,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是非所有人,但可以享有收益权 无主动产而取得所有权的法律事实。[10]关于拾得遗失物、无主物、添附、先占等几个问题将在动产所有权一节中专门介绍。 所有权的继受取得的方式主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349.html -
了解详情
益物权的形式上,既可表现为对用益物的侵占毁损,如侵占、毁损承包经营的土地、建设使用的土地、宅基地、地役权附着之土地等,也可表现为对用益物权的非法 事实上,占有的概念十分宽泛,既包括有权占有,也包括无权占有,既包括合法占有,也包括非法占有,非法占有中又包括善意占有和恶意占有。因而,笼统地讲占有为侵权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57.html -
了解详情
林地所有权主要通过公法手段予以保护。相关制度有林地用途管制制度和使用林地审批制度。 [2](P29)但用公法手段保护民事权利不可避免的存在问题。 首先,公法保护更多体现 ,才能保证集体林地所有权通过登记制度实现其占有的权能。 (二)使用、收益权能 使用是指依照物的性能和途径,并不损毁其物或变更其性质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064.html -
了解详情
担保交易制度来支撑。 2、关于进口押汇性质的不同观点 2.1进口押汇从商业实务中来 一个必须明白的问题是进口押汇来自于商业和银行实务。因此解释进口押汇 [180] 让与担保是指债务人为担保债权人权利而转移自己的动产的所有权给债权人、自己保留该动产的占有和使用、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义务时,由债权人根据其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939.html -
了解详情
带着疑虑提出现实中几个带普遍性的问题,诸如乔木对相邻建筑的影响、建筑物对相邻农作物的影响和乔木对相邻农作物的影响。提出这些问题,意在强调《物权法》有进一步 的相邻关系 从一般意义上说,所有权人对自己所有之物有自由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而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但是就相邻不动产而言,如果各所有人仅注意自己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302.html -
了解详情
标的物的占有,而常以容假占有或租赁的方式使债务人保持对担保物的占有和使用。信托质权尽管对债权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但其缺陷也显而易见:首先,当事人 主义,其法律上向来是承认动产抵押的。[11]在大陆法系国家,关于如何解决动产不移转占有而设定担保权益的问题,却有着不同的主张与做法。以日本为代表的不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923.html -
了解详情
提醒我们,在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中,我们不但本身是目的,而且是其他人达成目的的手段。这是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并且有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使在 ) 等所提出:关于土地他们已创造了一种精神性的教会(spiritual communion),因为他们是上帝的化身儿女。但耕种的意识形态占有如此大的优势,以至于由猎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256.html -
了解详情
取得时效制度,必须满足其构成要件。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国有资产的管理者长期不行使占有和使用的权利而使国家丧失所有权造成浪费和损失的,可以追究其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 的制度,因此,任何个体都不能以约定或单方行为的方式加以排除。 六、关于取得时效制度在我国民法典草案中的确立问题 (一)民法草案中取得时效制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3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