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特别残忍的手段【写作年份】2009年 【正文】 一、刑法规定、典型案例及问题的引出 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3年 被害人身体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但是对于行为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规则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比较微弱的。这不仅仅是由于上文所质疑的判决书本身并没有表明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678.html -
了解详情
。同样,国外刑法学中许多理论的形成,也都是依靠归纳方法。例如,日本学者前田雅英就介入于第三者或被害人的行为而发生结果时如何判断因果关系相当性, 地分析处理,一方面使抽象的法律规范经由解释成为具体化的大前提,另一方面,要将具体的案例事实经由结构化成为类型化的案情;二者的比较者就是事物的本质、规范的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163.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直接因果关系;行为人实施酒后、醉酒犯罪的原因行为时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行为人实施酒后、醉酒犯罪的原因行为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我国《刑法》 xinhuanet.com,访问日期:2009年8月20日。 [9]参见王瑞君:《案例指导量刑与量刑规范化》,载《法学杂志》2009年第8期。 [10]参见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478.html -
了解详情
(既遂),无其他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量刑情节,假定判处有期徒刑11年。 [案例2]行为人乙盗窃人民币50万元,但是乙基于某种动机(比如害怕刑罚惩罚、良心发现 盗窃行为而产生的各种关联性损害事实,因为其与行为人的盗窃行为不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因而不能成立;对于第二种情况,入户盗窃的行为确实侵犯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608.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直接因果关系;行为人实施酒后、醉酒犯罪的原因行为时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行为人实施酒后、醉酒犯罪的原因行为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我国《刑法》 xinhuanet.com,访问日期:2009年8月20日。 [9]参见王瑞君:《案例指导量刑与量刑规范化》,载《法学杂志》2009年第8期。 [10]参见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69.html -
了解详情
交代(给个合法的理由)。这才是真实的人情世故,刑法的判断不能背离人情世故。这个案例,依相当因果关系说,推人是伤害的行为(构成要件相当),这行为 之学。这与前述美国法律形式主义受到有力批判的时代背景基本相同。二战以后,相对罪刑法定主义更加有利于刑事辩护。1970年代德国出现的客观归责论,鲜明地体现了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53.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上述案例的刑法适用思维过程是: 解释:刑法第236条规定中的强奸概念,不包括丈夫在婚姻存续期内, 说那样探求立法者于立法时的心理学上的意思,而是探求法律规范背后并与之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利益状态及其衡量,以尽量扩充法律规范的意义内容,现代主观说不再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1464.html -
了解详情
。第五,一行为必须同时触犯数个不同罪名。对此种认识错误如何处理呢?我国刑法理论认为根据法定符合说同一法益的保护原则应当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处罚时要注意 则成立过失致人重伤,但客观上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行为,应当择重处断。3.因果关系认识错误指行为人在实施故意犯罪的过程中,客观上出现了行为所期望的危害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1160.html -
了解详情
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质上忽视了行为人职务便利与骗取财政之间缺乏因果关系的事实,没有将刑法设立贪污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素的针对性目的予以正确表达,定性错误 9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指导意见和相关典型案例的通知》指出: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4459.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的坚守,刑事政策的制定与应用必须严格建立在法律规范基础之上。就以上两个案例而言,刑事政策的导向,无非只是体现在应对公共风险时,刑事政策和刑事法治的关系 为基础》,《中外法学》2011年第1期。劳东燕:《风险分配与刑法归责:因果关系理论的反思》,《政法论坛》2010年第6期。 [1]The Law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5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