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续;在职工被派到其他单位工作、离职时,没有及时办理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手续。如北京分中寺家世界购物广场有限公司诉王大鹏劳动争议一案,原告诉前经劳动 、交纳三险、落实工伤待遇等方面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察。 2、 建立劳动投诉公示制度。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可在政府网站、主要媒体上定期公示被劳动者投诉的用人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15.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经仲裁后又诉诸法院,没有发挥仲裁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机制分流争议案件、缓解法院工作压力的作用。 对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几点想法: (一)加强劳动监督 (四)进行审判组织的改革。在审判组织上,根据我国国情和现行司法制度,兼考虑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中三方原则的要求,有条件的法院可以进行在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017.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财企[2003]61号《财政部关于企业为职工购买保险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 及时维护职工个人的合法权益。 八是,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1]14号《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三)项规定的劳动者退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163.html -
了解详情
不得向劳动者追索剩余服务期的赔偿责任;用人单位未放弃对剩余服务期要求,继续提供工作岗位并要求劳动者履行服务期约定的,双方当事人应当继续履行。继续履行合同期间, 应的执法措施也是“责令”,属于行政处罚的授权性条款。本条规定不能作为劳动争议纠纷裁决的依据,即劳动者主张此赔偿金的,不予支持。 企业应对: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289.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繁琐的弊端,在2008年5月我国又实施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它缩短了劳动争议仲裁的处理时限,规定了部分案件的一裁终局。但 ,华东政法大学学士。 【注释】 [1] 据最高法院2009年工作报告,2008年全国各级法院审结劳动争议案件286221件,同比上升达93.93%。 [2] 关于重庆出租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934.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劳动者为了保住工作而放弃了合法权利的保护,这同时又放任了用人单位的侵权行为,使之有增无减。这种情况一方面造成劳动争议的数量越来越多;一方面劳动者出于 ,在第四十七条中就规定了对于用人单位的一裁终局制度。 第四十七条规定: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25.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促使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履行义务,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劳动制度。我们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除了适用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外,还应当参照 由政府有关部门按照企业改制的政策规定统筹解决,不宜以劳动争议立案审理。人民法院一方面要去做当事人的引导工作,尽力缓解矛盾,防止把群众性纠纷引向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24.html -
了解详情
是不想失去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或者是轻信了用人单位的口头承诺和保证;或者是希望用协商的方法解决纠纷等等,通常不会马上要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或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中断的理解。 现有的法律法规还没有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中断制度。但在当前的劳动用工制度和劳动者法律保护意识普遍较差的客观情况下,有些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94.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效力。三、举证:「苏高法审委[2004]114号条文」10、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订立聘用合同,应当作为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11、因事业单位作出的辞退、 的处理已实行了这样的做法。这样做有:1、我国目前的人事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不具有完整的法律意义,它不符合《仲裁法》,因此人民法院不应对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88.html -
了解详情
其诉讼请求。6.未休年休假加班费仲裁时效从何时起算?未休年休假期间工作报酬为工资的300%,因年休假为带薪休假,故其中100%为正常工资, 争议诉讼案件时发现仲裁裁决遗漏部分请求事项,应如何处理?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诉讼案件时,发现仲裁裁决遗漏部分仲裁请求事项,不应要求申请人重新申请仲裁,可以直接按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27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