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涉及善意取得制度问题的规定。 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8条规定,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无效。显然可以认为是从对恶意占有的规定反面承认善意占有的存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95.html -
了解详情
顺序确定履行合同的买受人:已经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均未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已经实际合法占有房屋的;均未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又未合法占有房屋 又为何呢?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尚未对此作出明确界定,但学理上一般认为恶意串通是指当事人双方具有共同的目的,希望通过订立合同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5828.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秘密窃取财物时的主观心理状态为依据。至于行为人在窃取行为得手之后,客观上无论非法占有的时间多长或多短,甚至事后归还,均不影响盗窃罪的成立。? 三、行为的 的合法财产170余元)以及相应的利息。因本案中许霆多次取款有主观上的恶意,银行在监控系统方面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法院应综合考虑双方过错,在银行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31.html -
了解详情
罗马法,但在罗马法上却没有明确定义,只是通过恶意占有、恶意抗辩得到具体体现。在侵权法中,恶意通常用来表征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该种心理状态会 时效和恶意抗辩等制度发展起来的,该概念的使用主要是为了确认行为的效力,因此恶意通常用于物权和合同等财产法领域。而一般故意涉及侵权责任的承担问题,因此通常用于侵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375.html -
了解详情
恶意。恶意起源于罗马法,但在罗马法上却没有明确定义,只是通过恶意占有、恶意抗辩得到具体体现。在侵权法中,恶意通常用来表征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该种心理状态会支配 。第三人侵害债权是指,债的关系以外的第三人单独故意实施或与债务人恶意串通实施旨在侵害他人债权并给债权人造成了损害的行为。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88.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秘密窃取财物时的主观心理状态为依据。至于行为人在窃取行为得手之后,客观上无论非法占有的时间多长或多短,甚至事后归还,均不影响盗窃罪的成立。? 三、行为的 的合法财产170余元)以及相应的利息。因本案中许霆多次取款有主观上的恶意,银行在监控系统方面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法院应综合考虑双方过错,在银行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227.html -
了解详情
伪造事实和各种证据,通过诉讼手段占有他人财物,这类恶意民事诉讼在司法实践中屡有发生。如何遏制恶意民事诉讼?2003年10月30日,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和郑州市人民检察院就此进行了专题研讨,为解决这一问题探求法律途径。恶意民事诉讼问题严重案例一:1999年11月,河南省某公司原法定代表人田某退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52.html -
了解详情
不的属性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例如,实际占有(Actual possession)和推定占有(Constructive possession);独自占有和共同占有;善意占有和恶意占有31。 所谓推定占有(contructive possession),实际上是一种法律上的占有。推定指的是在法律被认可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293.html -
了解详情
之诉的当事人要证明受让人为恶意。由此可见,在动产善意取得的客观证明责任分配中,{44}也无须受让人主张占有推定。 占有推定作为攻击和防御手段都 /Medicus, 2004, 1006 Rn.18。 {49}通说主张,《德民》第1006条的占有推定效力的规范基础在于动产继受取得的交付原则(《德民》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199.html -
了解详情
五节规定了八种金融诈骗罪,但只是就集资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以及持卡人恶意透支情况下的信用卡诈骗罪规定了非法占有目的。那么,此外的几种金融诈骗罪是否要求非法 各种金融诈骗罪应该理解为将结果作为目的的犯罪,而且盗窃罪、诈骗罪这样的要求非法占有目的的取得型财产犯罪都属于将结果作为目的的犯罪。值得注意但令人遗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