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个人贯彻安全准则的能力成为承担责任的另一个要件。[55] 根据允许危险原则,危害可以分为允许的危害与不允许的危害。在允许危害范围内,不需考虑被告人主观上的 的罪名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改变为污染环境罪。本罪是否从过失犯罪改变为故意犯罪,在我国刑法学界存在着争议。例如,张明楷教授指出本罪原本为过失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211.html -
了解详情
其次个人贯彻安全准则的能力成为承担责任的另一个要件。[55] 根据允许危险原则,危害可以分为允许的危害与不允许的危害。在允许危害范围内,不需考虑被告人主观上的 的罪名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改变为污染环境罪。本罪是否从过失犯罪改变为故意犯罪,在我国刑法学界存在着争议。例如,张明楷教授指出本罪原本为过失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210.html -
了解详情
其次个人贯彻安全准则的能力成为承担责任的另一个要件。{55} 根据允许危险原则,危害可以分为允许的危害与不允许的危害。在允许危害范围内,不需考虑被告人主观上的 的罪名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改变为污染环境罪。本罪是否从过失犯罪改变为故意犯罪,在我国刑法学界存在着争议。例如,张明楷教授指出本罪原本为过失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206.html -
了解详情
的作法。2002年修订的《德国刑法典》维持了这一新的作法,将犯罪分为重罪和轻罪。依据现行德国刑法第12条规定:(1)重罪是指最低以1年或者1年 中国刑法词典》,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第410411页。 ⒅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我国刑法中,虽然通常而言一种特定构成要件配置有一档法定刑,因而一档法定刑通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2702.html -
了解详情
说。该说鉴于实践与理论上划分间接故意与有认识的过失之间的困难,提出将责任区分为意图、认识与过失两种类型,并在认识中区别未必故意和有认识的过失,以 违背罪刑均衡与责任主义的原则。(29)因为我国刑法和其他国家刑法一样,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例外,我国《刑法》第15条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2529.html -
了解详情
的作法。2002年修订的《德国刑法典》维持了这一新的作法,将犯罪分为重罪和轻罪。依据现行德国刑法第12条规定:(1)重罪是指最低以1年或者1年 中国刑法词典》,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第410411页。 ⒅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我国刑法中,虽然通常而言一种特定构成要件配置有一档法定刑,因而一档法定刑通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542.html -
了解详情
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在我国,犯罪客体具有层次性,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一般客体是指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否定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是该类犯罪的主体。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都不是我国刑法的犯罪主体。 (3)责任 责任是罪过的承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347.html -
了解详情
的提出的犯罪构成事实的含义不大相同,但是,已经明显的可以看到,这种观点不是把犯罪构成本身作为刑事责任的根据的。这里的刑事责任的根据,是指引起刑事责任、决定 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犯罪、刑事责任、刑罚是刑法的基本范畴。关于罪刑关系,我国刑法学者陈兴良教授认为,罪可以分为已然之罪与未然之罪。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05.html -
了解详情
,哪些死罪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极其鲜见的特例。 完成了这些简单比较以后,我们进一步将13121个犯罪分为暴力犯罪和非暴力犯罪两类。然后,按照所侵害的客体分为破坏 刑关系模式。证据是:第一,我国刑法中的暴力公权犯罪中有25个死罪,占该类犯罪的32%,有28个无期徒刑,占该类犯罪的36%,有期徒刑的范围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23.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从犯;协助组织卖淫罪的共同犯罪中,不存在主犯这一说法是不严谨的。我国刑法中的从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一种 有效获取证据的刑事政策目的。 如果把目光转向刑法理论,我们会发现,共同犯罪理论也从未否认分则规定可以限制或排除总则规定适用的观点。我国刑法通说认为对必要的共同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