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产生的始末 二、二重性视角下的刑法规范 三、裁判规范与行为规范分离的可能性 四、裁判规范与行为规范分离的应用 五、结论 一、问题产生的始末 一般 的成立。[25]这种情形下的排除犯罪成立,仅仅是由于行为人在特定条件下没有期待可能性,从而欠缺主观责任。这样既有利于明确刑法规范作为行为规范的指引,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6402.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实体之一。责任是对不法的责任,(21)是针对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事实的非难可能性,所以,不法是责任的前提。现实生活中存在没有责任的不法(行为符合构成要件且 与违法性。本犯之所以不成立赃物犯罪,不是因为没有侵犯新的法益,而是因为缺乏期待可能性(即缺乏责任)。根据限制从属性原理,只要正犯(例2中的本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8805.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符合这样的要求而不履行作为义务,发生危害结果,或者有发生危害结果现实可能性的,因当时认为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 国家有权机关,包括司法机关在内,代表国家行使公权力的行为,而非由无期待可能性的当事者自己履行的义务。例如,农民工持有的假币来源于劳动所得,而发放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299.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符合这样的要求而不履行作为义务,发生危害结果,或者有发生危害结果现实可能性的,因当时认为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 国家有权机关,包括司法机关在内,代表国家行使公权力的行为,而非由无期待可能性的当事者自己履行的义务。例如,农民工持有的假币来源于劳动所得,而发放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139.html -
了解详情
为尚未完成,结果尚未发生之前,行为人的主观心态或故意都只是针对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而言的少。(41) 因此,危险故意标准和结果加重犯理论看似自圆其说,实则不合 和意欲之外,人为地限制了心理关系的内容。另外,现代刑法理论一方面将期待可能性作为故意、过失之外的独立的责任要素,另一方面又认为行为人具有故意、过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444.html -
了解详情
尚未完成,结果尚未发生之前,行为人的主观心态或故意都只是针对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而言的。[42] 因此,危险故意标准和结果加重犯理论看似自圆其说,实则不合逻辑 和意欲之外,人为地限制了心理关系的内容。另外,现代刑法理论一方面将期待可能性作为故意、过失之外的独立的责任要素,另一方面又认为行为人具有故意、过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552.html -
了解详情
心理条件以及附随情况,通过与具有行为人特性的其他多数人的比较,判断能否期待行为当时的行为人通过发挥其能力而不实施违法行为。(37)基于这一立场,我们 法院依据的是《刑法》第13条中但书的规定,而非行为人主观责任的期待可能性的欠缺,有失妥当。 (49)参见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编:《人民法院案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429.html -
了解详情
实质上不具有社会危害性,或者其社会危害性没有达到犯罪的程度,或者当时不能期待行为人为合法行为时,国家不能要求公民就这些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从而建立 的消极条件 行为不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情形 行为不属于正当行为 行为不具有期待可能性 【作者简介】 王政勋(1967),男,陕西洋县人,北京大学法学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961.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将由故意过失、责任身份等组成的责任构成要件,以及缺少违法性意识可能性、不具有期待可能性等责任阻却事由,予以要件事由化[12],但其实质在于缺少 决定的疑问在于,难道不应该索性如一审判决那样,认为进入高速公路属于通常的预测可能性的范围之外的行为,从而否定相当性吗[50]?除此之外,还有这样的疑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23.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过失。当然,要评价犯罪过失的责任,还必须考虑主体的责任能力以及客观期待可能性问题。 犯罪过失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也是紧密相关的关系,首先表现在这两 过失的犯罪心理②。笔者赞同此种观点,但是认为在过失的违法性认识或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的若干问题上,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首先,关于形式违法性与实质违法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