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不动产的前提是己合法地持有或管理该不动产,如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等占有未成年人不动产的情况。如何理解合法持有后文将专门论述。 侵占不动产的情形仅发生于 。这种规定与世界其他多数国家的立法类似。 拒不退还是指行为人怀着坚定的非法占有目的,无正当理由,有能力退还、退赔而不退还、退赔【44】。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2180.html -
了解详情
含有欺诈因素的行为是否是合同诈骗罪构成中的客观行为,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有无非法占有目的。因此在判断一行为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时,除看行为人是否符合刑法第 客观地反映行为人履行合同规定的民事义务的诚意,也是认定行为人是否存在骗取钱财目的的重要客观依据。⑨一般说来,凡是有履行合同诚意的,在签订合同后,总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1942.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对于确有证据或理由表明并不知晓上述人员的非法占有目的,可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 四、关于单位犯罪的认定和处理 对于 的法院统一处置涉案财物。 对于涉案总公司、母公司不在本市,涉案分公司、子公司的非法集资犯罪案件由本市法院审理的,应加强与审理涉案总公司、母公司的法院沟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2292.html -
了解详情
型金融欺诈行为的日渐猖獗,已经严重危及到我国的金融安全,而要求严格证明“非法占有目的”要件的贷款诈骗罪显得力不从心。基于方便举证及刑事政策上的考虑,有必要将 述,而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司法实践,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0388.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2017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中有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量刑规定如下:(1)构成集资诈骗罪的,可以根据下列 的;7.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的;8.其他可以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应当区分情形进行具体认定。行为人部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0403.html -
了解详情
密码本身也可能被冒用或者被破译,行为人通过破解的密码,获得他人信用卡信息,进而占有他人财产,本质是冒充他人身份的诈骗行为。因此,冒用用户密码进行网上信用卡支付 ,不应作犯罪处理。司法实践中,行为人有下列行为,可以认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持卡人巨额透支后携款逃跑的;透支用于违法、犯罪活动致使透支款项无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9871.html -
了解详情
返还的行为。但是,在处理具体案件的时候,对于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不能单纯以财产不能归还就按金融诈骗罪处罚。 集资诈骗罪的认定 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50万元以上的;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0677.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研究,2011(6). {10}刘明祥.财产罪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301. {11}张明楷.论财产罪的非法占有目的[J].法商研究,2005,(5). {12}[美]理查德?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211. {13}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2383.html -
了解详情
被公权力机关依法扣押、查封的财物擅自取回,还难以肯定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因而否定盗窃罪的合理性应是刑法规范的题中之义。 对此,笔者认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09. (41)张明楷.骗取自己所有但由他人合法占有的财物构成诈骗罪[J].人民检察,2004,(10).对此读者可能会产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60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