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现场处置和现场调查第三节交通肇事逃逸查缉第四节检验、鉴定第六章认定与复核第一节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第二节复核第七章处罚执行第八章 及认定程序是否合法。复核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当事人提出要求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听取各方当事人的意见。复核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322.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对照这个司法解释的精神实质,交通肇事罪中被告人足额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在量刑时可作为酌定情节予以考虑。 2 、同情被害人一方,对其他驾驶人员起警示作用或单纯地图省事等,对交通肇事逃逸的一律认定为全部责任。鉴于此种情况,审判人员在审理中要对全案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855.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对交通肇事罪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并且增加了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况,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刑法理论界多有微词,实务部门也多有歧义。 在因逃逸致人死亡之外。 正确认定和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对于刑法理论研究和司法操作都大有裨益的。实践中发生的交通肇事后逃逸,且致被害人死亡的案件形形色色,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51.html -
了解详情
抢救,主动交医疗费用,并等候司法机关的处理,就不能认定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如张三交通肇事案,案件发生后,张三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且在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不仅是发生交通肇事逃逸致被害人死亡的情形,也包括第一次肇事后在逃逸过程中又发生交通肇事而致使其他被害人死亡的情形,本人不同意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180.html -
了解详情
协查交管部门应当如何办理? 接到协查通报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布置堵截或者排查。发现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或者嫌疑车辆的,应当予以扣留,依法传唤交通 送达各方当事人。 调解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调解依据; (二)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的基本事实和损失情况; (三)损害赔偿的项目和数额; (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149.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戴某不能以故意杀人罪论处,而应认定构成交通肇事罪,那么以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处理还是以交通肇事后逃逸处理,这里也涉及证据问题,只有在交通 的义务,故意不履行这种义务致使被害人死亡时,根据我国犯罪构成理论,无论先行的肇事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也不论行为人责任大小,都可以成立不作为的间接故意杀人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62.html -
了解详情
,只有行为人可以排除这种危险,并且可以轻易排除这种危险的,如果故意不排除危险,就应认定为不作为的故意杀人。”(注:张明楷:“论不作为杀人罪-兼论遗弃罪的 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载《法律科学》1998年第6期;林维“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研究”,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判解”,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卷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41.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院认为,丁书明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应当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案发后,丁书明能够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应认定其投案自首。 丁 经济损失共计215000元。 2004年10月25日,桐庐县公安局以被告人程某涉嫌交通肇事罪向桐庐县人民检察院移送起诉。2004年10月29日,桐庐县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9052.html -
了解详情
分别送达各方当事人。调解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一)调解依据;(二)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的基本事实和损失情况;(三)损害赔偿的项目和数额;(四 事故案件调查材料正本移送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第七十九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查获交通肇事逃逸车辆及人员提供有效线索或者协助的人员、单位,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2849.html -
了解详情
扩大刑法打击范围,引起法律适用上的紊乱。二、“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 当时的受伤和时空条件,如果行为人及时救助则不会发生死亡结果,确实是肇事者的逃逸行为致使被害人未得到及时抢救而死亡,如果救助行为并不能阻止死亡结果的发生,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8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