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的不利局面。 二、 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改革若干问题的建议 (一)提起民事再审程序主体资格的问题。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不仅当事人可以提起再审程序,而且同级 的立案程序问题。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立案工作的暂行规定》第22条规定,对当事人提起的再审申诉,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登记后立卷审查。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96.html -
了解详情
价值要求。事实上诚信原则作为一种目标,要求实际上已贯穿在民事诉讼法全过程,如关于审判人员自行回避的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法秉公办案的规定,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的 民事司法发展潮流,并借鉴世界各国对诚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成功运用,笔者提出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思路。(一)在民诉法总则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80.html -
了解详情
,证人应出庭作证,所需要的交通费、误工费等都应当由要求其出庭作证的当事人负担。 四关于证据的时效问题。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25条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 的上诉案件以外,还应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下级法院行使审判监督权,如果根据当事人的申诉审查下级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和裁定是否有错误,如果发现确有错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4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的原因消失后,诉讼继续进行的一种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诉讼中止的条件或者说原因是这样规定的:1、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终结再审诉讼程序。双方当事人应当尊重原审裁判的既判力,维护原审裁判的权威性。 (四)再审申请人书面申请撤回申诉或申请再审的。有观点认为,撤回申请无需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11.html -
了解详情
实质上是一种秘密心证,它要求绝对保证法官内心思想(即心证)的自由,法官有权不公开关于案情的任何看法,除了审判结果。但审判结果是如何形成的,法官 较强的主观性。只有完善了保障程序,特别是相关的证据制度,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抑制法官的主观性。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规定只有12个条文,而且基本上都是原则性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5324.html -
了解详情
、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申请权、申诉权的制度保障。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把加强对当事人诉权的保护作为重点修改内容。新增加规定了公益诉讼制度、第三人撤销诉讼 ,这些问题引发了舆论关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根据修改后民事诉讼法关于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相关规定,《民诉法司法解释》在《92年民诉意见》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1630.html -
了解详情
的办法便是,等案件判决作出后提起上诉或申诉。 六、管辖权错误之后果 现行刑事诉讼法对于违反诉讼程序的审判行为,明确要求上级法院一律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 ,基于司法公正和程序正当的基本要求,就我国刑事管辖制度,提出以下几个方面设想。 第一,刑事诉讼法可以借鉴民事诉讼法关于指定管辖的规定,将适用指定管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302.html -
了解详情
敏感的中枢环节,再审理由如何设定,直接关系到再审制度的价值取向乃至程序构成。从立法关于再审理由的规定中,可以较为显然地看出立法者对于再审制度所持的基本 更容易了。以程序标准来设定再审事由,乃是各国之通例。我国民事诉讼法转向于此,无疑是一个飞跃式的进步。 最后,从概括性标准转向具体性标准。按理来说,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294.html -
了解详情
为程序性正义,认为一个法律体系必须准备按照法规来进行审判和受理申诉;它必须包括可保障合理审查程序的证据法规。当在这些程序方面出现偏离时,法治要求某种 和管辖的规定中,强化了当事人合意的作用。使诉讼的公正性、科学性大大加强。 (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体现了对程序正当性价值的追求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39.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法落实自愿原则 为了落实自愿原则必须要尽快地完善我国程序法。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调解的自愿原则,但缺乏一套具体的可以实际操作的规则以保障自愿原则 结案率。把调解结案率作为考核法官工作业绩的一项指标,这是完全违反民事诉讼法关于调解的的基本原则的。因为追求调解结案率的结果必然是促使法官违反自愿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