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几点: 第一,看有无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目的,这是“套路贷”与民间借贷的本质区别。民间借贷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息收益,借贷双方主观上都不希望发生违约的 分别进行考察。就暴力型索债行为而言,根据行为手段的不同,可能分别构成抢劫罪、敲诈勒索罪、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侮辱罪、寻衅滋事罪等。就虚假诉讼型的索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2449.html -
了解详情
以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而不是定敲诈勒索罪或者绑架罪。再如,司法解释规定抢劫赌资、犯罪所得的赃款赃物的,以抢劫罪定罪,但行为人仅以其所输赌资或所赢 数量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抢劫违禁品后又以违禁品实施其他犯罪的,应以抢劫罪与具体实施的其他犯罪实行数罪并罚。2013年两高《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172.html -
了解详情
属侵犯财产罪,理应以行为人取得(控制)被害人财物为既遂标准。 23、关于盗窃罪 盗窃罪的着手,第二版,一般认为接触财物时为着手,合适与否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第三版 与客观上的无是生非,是本罪的基本特征,也是本罪与故意伤害罪、抢劫罪、敲诈勒索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关键区别; 第三版,现行刑法之下,没有必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027.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无事生非,是本罪的基本特征,也是本罪与故意伤害罪、抢劫罪、敲诈勒索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关键区别。[4]寻衅滋事罪的犯罪动机与目的已经成为寻衅滋事罪 缺少的构成要素。 从最一般的犯罪构成理论来看,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除了要求的一些客观要素外,主观要素一般只要求具有犯罪故意或者犯罪过失就可以了,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580.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无事生非,是本罪的基本特征,也是本罪与故意伤害罪、抢劫罪、敲诈勒索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关键区别。[4]寻衅滋事罪的犯罪动机与目的已经成为寻衅滋事罪 缺少的构成要素。 从最一般的犯罪构成理论来看,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除了要求的一些客观要素外,主观要素一般只要求具有犯罪故意或者犯罪过失就可以了,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370.html -
了解详情
很大。[1][2]然而,扒窃未必表现出技术性,扒窃人也未必是惯犯,且一旦危及人身,完全可以抢劫罪处罚。因此,入罪的唯一合理解释是,扒窃严重影响群众的安全感, 诈骗也提出了次数要求,对于犯罪性质更为严重的敲诈勒索罪也提高了数额标准,与此相反,却将司空见惯的扒窃直接入罪,其间显失均衡,有违比例原则;其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2796.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意义会有不同。[26]伴随着时间、空间;事件的差异,人们对同一行为社会危害性的主观感知也有所区别。 社会危害性的相对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时间相对性。 比较,同为侵财性的犯罪,贪污罪盗窃罪。财产犯罪之间也可以进行横向比较:抢劫罪>盗窃罪(抢夺罪)敲诈勒索罪>诈骗罪>侵占罪。协调罪刑体系时,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22.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意义会有不同。(26)伴随着时间、空间;事件的差异,人们对同一行为社会危害性的主观感知也有所区别。 社会危害性的相对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时间相对性。 比较,同为侵财性的犯罪,贪污罪盗窃罪。财产犯罪之间也可以进行横向比较:抢劫罪>盗窃罪(抢夺罪)敲诈勒索罪>诈骗罪>侵占罪。协调罪刑体系时,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18.html -
了解详情
现象。例如,在刑法分则第5章中,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的直接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它们在内容上与同类客体是完全重合的,抢劫罪、敲诈勒索罪虽是侵犯复杂客体的犯罪 与同类客体在范围上发生重合。但这种重合仅是法益上的重合,借以与其它罪相区别的罪的个性(特殊性)永远不会重合。 在后一种情况下,直接客体与同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16.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受到损害或者威胁,难道也让甲承担诬告陷害罪的既遂责任?显然不合适。因此,行为犯与危险犯、结果犯并无实质区别,同样要求具有侵害法益的现实性。 所决定的犯罪结果,也不等于犯罪预期的最终结果。这种情形特别在包含复合行为的犯罪,如强奸罪、抢劫罪、敲诈勒索罪等中尤为明显。 [46]这里仅涉及故意犯罪,不涉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