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内含的盗窃罪必须以非法占有公私财产为目的[8]相结合的内容;而这里的期待可能性,则是指不存在行为人不得不为盗窃行为的其他情节。[9] 这样,我们可以 预见或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的结果,不仅不能排除这个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的可能性,也根本无法确定这个行为的性质是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死)或者过失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67.html -
了解详情
是主观评价,用以为追究刑事责任提供主观评价,主要讨论责任能力、故意和过失、期待可能性等问题。⑷有学者认为,通过构建客观的违法构成要件和主观的责任构成要件 概括的立法语言以及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内容,都会使得对刑法规范的解释出现多种可能性,但是能够指导司法实践并为实践部门所接受的解释,必须限定在法律语言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30.html -
了解详情
实质上不具有社会危害性,或者其社会危害性没有达到犯罪的程度,或者当时不能期待行为人为合法行为时,国家不能要求公民就这些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从而建立 消极条件 行为不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情形 行为不属于正当行为 行为不具有期待可能性 【注释】 [1]为了分析的简便,这里不考虑民事制裁的方式,因为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00.html -
了解详情
的犯罪过失。当然,要评价犯罪过失的责任,还必须考虑主体的责任能力以及客观期待可能性问题。 犯罪过失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也是紧密相关的关系,首先表现在这两种 不是行为人主观罪过、刑事责任主要的成全部的基础,而实质的违法性认识或认识可能性才能更真实的反映行为人主观恶性。当然,在大部分情况下,行为人既能认识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708.html -
了解详情
的责任能力、具有明知盗窃行为是侵犯他人合法利益的违法性认识以及不实施盗窃行为的期待可能性。简单地说,就是行为人在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实施了明知为非法 预见或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的结果,不仅不能排除这个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的可能性,也根本无法确定这个行为的性质是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死)或者过失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65.html -
了解详情
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其一般是指自然灾害。 第三,缺乏期待可能性 [11],期待可能性是德国、日本刑法犯罪论中构成可责性要件的组成之一,即根据具体 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如果管道企业的护线员实施犯罪行为却根本不存在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即可以排除责任的承担,比如,如果我国刑法某天进行修改,规定护线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162.html -
了解详情
的犯罪过失。当然,要评价犯罪过失的责任,还必须考虑主体的责任能力以及客观期待可能性问题。犯罪过失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也是紧密相关的关系,首先表现在这两 过失的犯罪心理②。笔者赞同此种观点,但是认为在过失的违法性认识或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的若干问题上,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必要。首先,关于形式违法性与实质违法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21.html -
了解详情
实在看不出来,为什么选择公务员为职业,就在任何犯罪的免疫上有比较高的期待可能性,[50]但笔者还是认为,公务员对于贪污贿赂罪及渎职罪而言,是一种类似于具有 精神性(心理性)帮助犯。不仅如此,也不能完全排除物理性帮助不作为犯的可能性。例如,为了让母亲下定决心不救助正在着火房间中的小孩,而递给母亲一个耳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993.html -
了解详情
论为理论基础[32],新过失论应运而生。规范责任论将具有责任能力为前提的心理事实与规范要素之期待可能性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认为过失行为的非难已不在于行为人单纯的心理态度,而在于行为人违反了法期待行为者能服从其命令要求[33]的具有社会相当性的注意义务规范。随之产生变化的是在新过失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5813.html -
了解详情
妇女往往是一贯表现良好,犯罪后大都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认罪态度比较好,再犯可能性很少。所以,应当认为,犯罪手段影响量刑的主要根据在于其反映了行为的社会 本能,都会采取逃避侦查的手段处理尸体,要求犯罪人善待尸体,其实对犯罪人是不具期待可能性的。所以,一般的毁尸灭迹不应作为从重处罚的情节。[27]笔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6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