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中起诉权仅属于代表国家的人民检察院,被害人虽然被赋予了一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但就起诉方面而言,仅有起诉请求权。这种请求权首先表现在,被害人 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刑事诉讼,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律师制度,而且对惩罚犯罪,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的作用。赋予了被害人抗诉请求权,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30.html -
了解详情
的自认均具有证据法则的性质,亦即具有免除对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作用,其法定效力在于可以限制争执以及举证的范围。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对自认制度没有作明确 诉讼代理人就不利于被代理人的事实进行自认的问题。由于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尚未就诉讼代理人对事实自认的问题作出规定,因而在审判实践中,如何认定其法律效力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84.html -
了解详情
的申请不予批准的,应当向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送达通知书。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书的次日起三日内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应当在 和法官职业道德的引入 《规定》的第六十四条这样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8951.html -
了解详情
条的规定作了修改,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利害关系人认为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有权向该司法机关申诉或者控告:(1)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926.html -
了解详情
可靠性的百分比,机械地计算和评价本案的各种证据,并且据此认定案件事实。 由于法定证据制度预先规定了各类证据的证明力大小,因此,对证据的审查、判断主要 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刑诉法》第157条),而没有明确规定这些证据要经过质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85.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的撤销、对程序的抗辩、裁判延期等程序事项,或者因与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本身情况无关的事件而使诉讼继续进行产生困难或不宜进行,基于法官的命令而停止的诉讼状态, 民事诉讼法》仅在第二编审判程序中以一条(第136条)的篇幅规定了诉讼中止的法定情形,司法解释也没有相关的细致规定。 [2]参见王如铁、王艳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13.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的案件,法院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将传票和通知书分别送达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以及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翻译人员。 4、公开审理的 法院重新审判。 九、二审法院是否会加重被告人刑罚? 第二审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十、二审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584.html -
了解详情
能否作为举证责任的主体有不同的看法。诉讼代理人有法定代理人和委托诉讼代理人。法定代理人由于其法律地位基本等同于当事人,因此,其作为举证责任的主体应是不争 种观点:(1)权利说。该学说认为,举证责任具有权利性质。举证责任是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是为维护当事人自身实体权利而设。(2)义务说。此学说认为举证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68.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鉴定的过程中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独立性原则。只有对鉴定人的诉讼地位作如此理解,才能发挥鉴定制度的应有功能。 对于鉴定人权利义务的规定, 公诉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告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并为其查阅、摘抄、复制鉴定结论提供方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090.html -
了解详情
的可靠性,增强或保证主要证据的证明力。与其他证据规则一样,补强规则也属于法定证据主义范畴,其功能是对法官的证据裁判自由的限制,即要求对某些有缺陷的 。对于私人侦探所收集的证据,无疑要进行合法性判断。但此一判断标准与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在收集证据时所适用的标准是同一的。也就是说,从私人侦探收集证据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