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假释出去以后,如果再危害社会,是否会承担责任,故而往往对假释的数量控制较严。根据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统计的数字,就缓刑和假释两项,2000年加拿大 具体执行的事项掌握标准不一,造成职责不清,任务不明,影响试点各方积极性,束缚工作的开展。 社区矫正工作最直接的依据,必须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与颁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917.html -
了解详情
为相互独立并衔接的阶段,在实质上并不会影响法庭审理的效率。 对被告人自愿认罪并选择简易程序及简化审程序的案件,被告人是否构罪以及构何罪不再是庭审争议 本身兼有对判处缓刑的被告人实施社区矫正的职能,对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与回归社会的可能性有较强的评估能力,一职多能也有利于社会资源的节约。二是社区工作人员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887.html -
了解详情
权益的充分保护以及案件处理的社会效果,司法机关将加害人对被害人的赔偿作为影响刑事案件处理结论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只要犯罪人赔偿被害人,满足被害人一方的 司法判决中,被害人赔偿是否到位,退赃是否积极是考虑可否适用缓刑的通行标准,审判人员如果要对一个没有赔偿被害人损失的被告人适用缓刑就会拥有许多顾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158.html -
了解详情
等实体和相关程序问题作出决定的权力。{1}(P23-24)刑事自由裁量权既包括对案件是否予以受理以及对证据审查判断等程序问题自由裁量的权力,也包括对案件事实、证据 建议,庭审时,案件事实、证据均有可能发生变化,有些变化虽然不影响定罪,但也会影响量刑,为保持量刑建议的严肃性,量刑建议应具有一定幅度为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20.html -
了解详情
会对未成年犯罪人在主刑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复学、升学和就业不利,这同样会影响对其教育和改造。所以我们认为,对未成年犯罪人也不宜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外国的 未成年犯罪人与成年犯罪人并不区别,实行无差别对待的做法。这与对未成年犯罪人尽量适用缓刑的国际潮流极不相称,也与对未成年人犯罪施以特殊保护、轻缓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37.html -
了解详情
缓刑考察理论研究及司法实践的滞后,一直是影响我国缓刑适用的重要原因之一。与79年刑法相比,现行刑法关于缓刑考察制度的规定虽然有了明显进步,如,增加 使被缓刑人在改过自新时有可以努力的方向,使缓刑监管工作做到有的放矢,还可以使缓刑考察机关在判断被缓刑人是否已经改过自新时有明确的标准可供参照。因而对促进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75.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刑罚手段在抗制犯罪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刑罚政策将会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国家刑事政策的模式和发展趋向,可以说,刑罚政策是刑事 年版,第538页。 [13]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关于六省、区法院判处缓刑情况的调查报告,载《人民法院年鉴》(1992),第849页。 [14] 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82.html -
了解详情
以交通肇事罪判处缓刑,而不是以故意杀人罪科处刑罚。[69] 黄静案最后还是以姜俊武被无罪释放告终。[70] 这些事例说明,公众意见对司法的影响是有 中国的特定情境下,把公众意见引入司法判决仍然面临重重疑虑。人们甚至担心它是否会摧毁法治所追求的价值,包括形式确定性和实质合理性。这种担心在当下不无道理。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962.html -
了解详情
交通肇事罪判处缓刑,而不是以故意杀人罪科处刑罚。 [69] 黄静案最后还是以姜俊武被无罪释放告终。 [70] 这些事例说明,公众意见对司法的影响是有 中国的特定情境下,把公众意见引入司法判决仍然面临重重疑虑。人们甚至担心它是否会摧毁法治所追求的价值,包括形式确定性和实质合理性。这种担心在当下不无道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753.html -
了解详情
,而是处于一种动态的不断变化中。罪犯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某些心理因素的影响向良性方面转化。例如某一犯罪分子盗窃得逞后,想到被害人的处境可能因为 ,或故意刁难执行人员,致使执行工作难度大。对于这种情形,除依法对犯罪分子予以强制执行或罚款、拘留以外,是否考虑对其原判的缓刑予以撤销,执行原判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