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讯制度产生和存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原因大致有二:第一,中国古代刑讯制度的思想基础是儒家的“慎刑”思想。儒家的“慎刑”思想不仅要求法官严格司法,不可 则专指被告人对指控事实的辨认,因而口供又被指称为“首实”。口供之所以在我国古代司法中如此重要,除上文提及的“慎刑”思想一点外,笔者认为尚有以下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62.html -
了解详情
激活机制的缺失,使得法官能够在密室中从容运作。这一运作恰恰也反映出我国庭审制度的根本缺陷,以致于在庭审实践中,经常出现辩护人既做无罪辩护,同时又 。在听证阶段中,检察官通常要就犯罪人的性格和履历情况提出证据,法官要宣读缓刑执行官、社会工作者或地方政府的社会服务部门制作的量刑报告,辩护方可以提出有关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5954.html -
了解详情
的释放时间。也就是说,在大多数联邦刑事案件中,被告人无法明知和预测自己将因缓刑(probation)而走出监狱、或者将在监狱中度过余生,抑或执行两者之间的 规则控制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有效,而诉权控制则无疑是屡试不爽的良方。反观我国目前量刑制度改革,从最高法院到各试点法院,其改革的重点都放在了制定中国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311.html -
了解详情
两种主要的犯罪构成理论都存在结构不严、内容失调、逻辑混乱的问题,而且在论述上繁琐、重复,还与罪刑法定主义相矛盾。中国不能借鉴德日的犯罪 具体改革措施问题。如有学者在逐步限制、减少死刑,最终废止死刑目标下,提出我国死刑制度改革的具体策略:严格限制死刑适用的对象范围,尽可能逐步成规模地减少非暴力死刑罪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63.html -
了解详情
两种主要的犯罪构成理论都存在结构不严、内容失调、逻辑混乱的问题,而且在论述上繁琐、重复,还与罪刑法定主义相矛盾。中国不能借鉴德日的犯罪 具体改革措施问题。如有学者在逐步限制、减少死刑,最终废止死刑目标下,提出我国死刑制度改革的具体策略:严格限制死刑适用的对象范围,尽可能逐步成规模地减少非暴力死刑罪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882.html -
了解详情
成为现实。正如日本学者田荡三郎所述:死刑作为理念是应当废除的。然而抽象地论述死刑是保留还是废除,没有多大意义。关键在于重视历史的社会的现实,根据该社会的 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期两年执行。这就是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简称死缓。在我国,死刑缓刑执行作为我国刑法独创的隶属于死刑刑种的一种执行制度,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51.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处理,以利于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本文试选择从以下四个方面就此加以论述:1对未成年人犯罪权利的保护;2关于刑事法律责任司法确定的意义和影响;3完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引进暂缓起诉制度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多数学者认为,实践中缓刑制度运行的良好效果和对未成年人、在校大学生 非刑事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74.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说,失去有效监督的侦查阶段成了刑讯逼供的安乐窝,这是现行法律制度的一个缺陷。其二,我国一直未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司法实践中,即使是非法获得的非 成为刑讯逼供存在的合理借口和理由。关于如何遏止刑讯逼供,理论界及实务界已有不少论述,尽管所研讨的内容不同,关注重点各异,具体评价也有别,但基本上都是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34.html -
了解详情
诸如暗箱操作、重复鉴定等一系列问题。并且认为鉴定启动权的配置不合理是当前我国鉴定制度备受指责,成为众矢之的的根源所在,应该在司法改革中加以修改,按照诉讼公正、 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页。需明确的是这些论述都是针对所有司法鉴定而言的,当然包括精神鉴定。 [16]参见赵秉志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58.html -
了解详情
诸如暗箱操作、重复鉴定等一系列问题。并且认为鉴定启动权的配置不合理是当前我国鉴定制度备受指责,成为众矢之的的根源所在,应该在司法改革中加以修改,按照诉讼公正、 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页。需明确的是这些论述都是针对所有司法鉴定而言的,当然包括精神鉴定。 [16]参见赵秉志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