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组成部分。对教唆犯的定罪量刑按共同犯罪的相关规则处理,教唆犯的既遂与未遂取决于被教唆者的犯罪行为的既遂与未遂;确定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也离不开 、策划、指挥犯罪的内容,且教唆者与被教唆者不是犯罪集团,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判断教唆者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缺乏一个客观、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2.html -
了解详情
》(homicide act)中完全废除了该规则[4]。废除此规则之后,法院在处理实施重罪过程产生死亡结果的案件时直接依据因果关系理论解决。 在美国很多学者 一般在0.1%左右。例如,在1975年,⑹新泽西州记录了1 382件强奸案,111 264件破门人户行为,16 273件抢劫案,但总计只致13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3906.html -
了解详情
;被教唆者接受教唆,但并未着手实行。有学者认为,对这三种情况以未遂教唆处罚,实际上是在处理教唆犯和正犯不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成立前的行为)的情形, 犯从属性说的处罚消极主义具有一致性。当然,对于教唆他人实施重罪(如抢劫、杀人、强奸等),他人也为此做了充分准备,预备行为距离着手实行很近的,则应当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101.html -
了解详情
具备必要的行为形式时,行为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那么就说明行为不存在。比如说强奸,必须有暴力胁迫或者等价于暴力胁迫的手段,没有这个行为形式,就算有性行为, 逻辑发展。而结果加重犯,恰恰也证明了这一点。也就是说,在没有出现结果的未遂行为和准备行为,之所以可以受到刑罚的责难,完全是由于行为本身就是结果决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347.html -
了解详情
益有危险的行为时,可以成立未遂犯,此乃常识,也是客观未遂论的当然结论。但问题是,如何判断这里的危险,或者说行为符合何种标准,我们才可以说它是 知识和客观危险说中的科学法则之间的关系,可能需要重新认识:①实践中对案件的处理,同时考虑经验知识和科学法则;经验知识没有拒绝科学法则。②科学法则从公众的经验感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800.html -
了解详情
客观方面的成立条件,从而可以结合行为人的其他构成要件进而考虑按照抢劫罪的规定处理。再比如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来认定犯罪,这种观点笔者认为是不具有实践意义的。司法实践中认定预备、未遂等停止形态的证据十分艰难,不如赋予被害人在行为人行凶行为发生后时以无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69.html -
了解详情
客观方面的成立条件,从而可以结合行为人的其他构成要件进而考虑按照抢劫罪的规定处理。再比如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来认定犯罪,这种观点笔者认为是不具有实践意义的。司法实践中认定预备、未遂等停止形态的证据十分艰难,不如赋予被害人在行为人行凶行为发生后时以无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18.html -
了解详情
起意,非法占有了他人的财物,对后行的侵占财物行为应如何定性?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处理。例如有这样一个案件,1993年4月某日晚11时许 书包内有几元钱和一些粮票物品。在案件审理中,对甲的先行行为构成强奸妇女罪的未遂认识一致,但对其后行的拿走被害人书包的行为是否构成抢劫罪存在分歧意见,最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38.html -
了解详情
、伤害、放火、抢劫、强奸、故意毁坏财物等行为的,尽管这些行为又触犯了其他罪名,也不能按本罪和有关犯罪实行数罪并罚,只能按本罪一罪处理。再如第317 的故意内容虽然相同,但犯意是一次产生的吗?显然行为人是在犯罪未遂后产生的新一轮的犯意,如何认为其相同的两个犯罪行为是连续实施的?所以,上述案例属于连续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348.html -
了解详情
、伤害、放火、抢劫、强奸、故意毁坏财物等行为的,尽管这些行为又触犯了其他罪名,也不能按本罪和有关犯罪实行数罪并罚,只能按本罪一罪处理。再如第317 的故意内容虽然相同,但犯意是一次产生的吗?显然行为人是在犯罪未遂后产生的新一轮的犯意,如何认为其相同的两个犯罪行为是连续实施的?所以,上述案例属于连续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