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行为中的人,在其所意图的重罪未达既遂的场合,作为未遂犯处罚。[2]此后多数国家刑法典在规定犯罪未遂的同时,也都把着手实行犯罪明确规定为犯罪未遂的特征之一 行为并不是像客观说那样事先在定型上预定的,而仅仅具有作为犯意的认定资料的意义。在这一点上,主观说与客观说有着决定性的不同。日本学者牧野英一、宫本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602.html -
了解详情
学者如日本高桥则夫采取了危险性程度说等。 (2)行为支配论,是德国学者提出的认定正犯(或共同正犯)行为的理论基础。现在,为德国学者广泛接受的是由洛伯 支配解释为现实的行为支配,则支配行为只限于既遂的场合,也就是说,只有既遂的行为才是正犯行为,未遂行为由于不具有现实的行为支配,就不是正犯行为;如果说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539.html -
了解详情
的道理。故此,我们主张,作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直接故意犯罪,贪污罪存在未遂形态;其既遂、未遂的判断标准,与盗窃、诈骗、抢夺等财产犯罪一样,应当视行为人 的取得进行了变更登记,即可认定为贪污罪的既遂,而且,在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之后,即使不动产尚未实现事实上的转移,也不影响贪污罪既遂的成立。 刘为波 邱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232.html -
了解详情
,又有未遂,分别达到不同法定刑幅度的,先决定对未遂部分是否减轻处罚,从而确定未遂部分对应的法定刑幅度,再与既遂部分对应的法定刑幅度进行比较,依照法定刑 。4.为索取合法债务、争取合法权益而非法拘禁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五)抢劫罪1.三年以上十年以下量刑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1)抢劫一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0656.html -
了解详情
又有未遂,分别达到不同法定刑幅度的,先决定对未遂部分是否减轻处罚,从而确定未遂部分对应的法定刑幅度,再与既遂部分对应的法定刑幅度进行比较,依照法定刑 。4.为索取合法债务、争取合法权益而非法拘禁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五)抢劫罪1.三年以上十年以下量刑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1)抢劫一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0308.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所谓的直接危险,如果从客观角度作理解,那么任何一个行为,从预备开始一直到既遂为止,可以说其危险性大致上都是一步一步地上升,因此要以客观危险作为 对主观说纷纷提出了诘难,例如认为如果在认定着手时重视主观的要素,那么就丧失了实行行为所具有的区分未遂与预备的分水岭的机能,即如果根据主观说判断实行的着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2130.html -
了解详情
的财产损失;(4)由于刷卡消费时几乎可以肯定已经使得发卡行遭受了承担不良债务的财产损失,所以成立诈骗罪既遂的时间是刷卡消费时。 (三)存款的性质及 期,第173页。 [80] 参见王永杰:论盗窃并使用信用卡共同犯罪行为的认定,载《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6期,第24页。 [81] 参见张明楷:《诈骗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5413.html -
了解详情
,其加入犯罪时,某甲的盗窃行为尚未完成,既遂或未遂的结果尚未出现,其逃跑正是争取盗窃既遂的行为。某乙在此情况下加入犯罪,与某甲形成了盗窃的共犯 对该暴力是否存在共同故意,就应该是判断其是否构成转化型抢劫罪共犯的标准。实践中对共同故意的认定,应当结合犯罪时的客观情形对其主观意志作出分析。如:甲、乙伙同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41.html -
了解详情
过多地使用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情节恶劣等模糊表述方式。加重犯的认定往往还要依附于司法解释对这些模糊字眼的进一步解释,远不及台湾刑法明确。在原因上,我国没有明确的关于行为 标准,应以与之结合之罪既遂或未遂为准,而与基础罪之既遂、未遂无关。也就是说,基础罪虽属未遂,而与之结合之罪既遂的,仍论以结合犯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50.html -
了解详情
投案自首,同年12月31日经检察院批准被依法执行逮捕。 二、观点分歧 本案中彭某的行为首先构成抢劫罪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彭某因为被害人处于月经期而放弃犯罪的行为 犯罪的过程中。二是在未完成的原因上,犯罪未遂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因素,被迫中断犯罪或客观不能既遂;而犯罪中止是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或采取积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89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