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富:《刑法论衡》,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38页以下。 ⑺参见安斌:《受贿罪若干问题研究》,载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热点疑难问题探讨》 本国公职人员规定:各缔约国均应当采取必要的立法措施和其他措施,将下列故意实施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一)直接或间接向公职人员许诺给予、提议给予或者实际给予该公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84.html -
了解详情
具备共同实行犯的客观要件。 第二,从主观方面看,各参与实施侵犯著作权犯罪者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根据刑法第217条规定,本罪的成立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 、刘科:《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若干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6期。 [11] 参见刘宪权:《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数额认定分析》,载《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21.html -
了解详情
具备共同实行犯的客观要件。 第二,从主观方面看,各参与实施侵犯著作权犯罪者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根据刑法第217条规定,本罪的成立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 、刘科:《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若干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6期。 [11] 参见刘宪权:《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数额认定分析》,载《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24.html -
了解详情
身份进行的,其意志有单位意志的属性。通过单位决策机构,按照单位决策程序讨论研究,这些带有单位意志因素的决策者的个人意志就转化为单位的整体意志。单位犯罪意志 不可一概而论,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行为人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单位犯罪行为的,当然不构成犯罪。因为他主观上认为是执行公务,没有犯罪故意。但即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34.html -
了解详情
全面否定说有自相矛盾之处。德国著名刑法学家罗克辛(Roxin)指出虽然不存在不作为故意,但如果不作为的单独正犯能够存在,为何就不能同样存在共同正犯?罗 行为产生的义务。行为人如果不具有特定的作为义务,那么就不能成立犯罪。问题在于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如何确定作为义务的范围? 有的学者认为,作为义务只有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49.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完毕的时间而言,相距越短,被告人的人格可谴责性越大;前罪与后罪系同一性质的故意犯罪,反映出被告人的人格可谴责性就强,具有惯犯的犯罪特性; 《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7页。 21参见赵秉志著《刑法总论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第160页。 22参见高铭暄为冯军著《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997.html -
了解详情
中入户抢劫是否抢劫罪的客观加重处罚条件?以往刑法理论界鲜有人问津,然而此一问题确实值得研究。 笔者认为,并非任何在客观上进入户抢劫的行为都应当认定为入户抢劫, 可以明确,入户的构成也应以行为人明知进入的场所系户为前提。这是从犯罪故意的角度作出的规范意义的解释。入户抢劫,可视为抢劫罪的状态加重犯或情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747.html -
了解详情
受贿罪。 (二)本罪的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和特定关系人具有共同犯罪故意,即国家工作人员与特定第关系人有共同的、完整的犯罪 特定关系人伙同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受贿数额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构成受贿罪的共犯问题,《两高意见》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其次,对特定关系人构成受贿罪的共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87.html -
了解详情
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没有特定身份的人与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不能因具有共同犯罪故意而取得该身份,所以这种观点难以成立。第二种观点认为无身份者也可以成为正犯 性质定罪。”对这种情形作出了规定,但这一《解释》本身也存在问题。高铭暄主编:《新型经济犯罪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882页。肖中华:《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16.html -
了解详情
应把时间界限确定在破产原因发生之时。理由是,债务人一般都是在“资不抵债”等破产原因出现时,才产生犯罪故意的;从这时起,债务人实施的恶意行为,应以犯罪论处。 版。②《罗马法》群众出版社83年12月第1版P364~365③向朝阳、郭超《破产犯罪的立法问题》《检察理论研究》总第25期④罗培新《破产犯罪初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