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案件事实为目标,只要能够证明主要证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其任务即告完成。在证据调查顺序上,正是因为补强证据决定主要证据的资格,为此必须首先对补强证据 规则的努力。正是这样的一元式的裁判结构造就了即使是最高院规定的有限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司法实践中也鲜有适用的现象。[17]P554必须注意,学者在意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525.html -
了解详情
收集证据时采用的方法单独作为一个问题来调查,这势必会增加法院用于证据调查的时间;第六,它不利于程序的安定性。把主动审查的责任置于法院还意味着 当然不可能容忍这些录音装置的滥用。采用依申请审查还是依职权审查取决于设置排除非法证据规则的目的。如果排除的目的主要在于保护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一方当事人,则应当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263.html -
了解详情
产生迷惘、威胁、压迫和不必要的负担及费用。商业秘密不能成为当事人拒绝证据交换的理由,但当事人可以商业秘密为由请求法院签发保护令(protective order)。 失权显然有利于不交换的一方当事人,但如果当事人通过证据调查调查出这种证据,则该证据依法是有效的,但不交换的一方当事人需对此承担诉讼费用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245.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法官来讲,则可以缩小法官证据调查的范围,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调查活动,加速庭审进程,节约认证时间,从而有利于诉讼活动的顺利 不当影响。同时还可以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制约法官的任意裁判。 第三、关于证据能力制度的研究,对于当事人的权利保障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程序保障理论的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042.html -
了解详情
是当事人获得司法救济的重要手段,世界各国的民事诉讼法都采取不同方式赋予当事人相应的收集证据以及了解有关案件信息的权利与手段,并在程序上制度上给予保障。这种程序和制度 参考文献: 民商法律网载蔡虹《论证据制度中的程序保障问题》 民商法律网载汤维建著《论美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调查与证据交换》 作者: 程岗...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81.html -
了解详情
改动或者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等。3.该弱点足以严重影响证据的证明力,这是关键。不足以严重影响证明力的弱点,例如证人表达能力的强弱、 尽到了主张责任,但并未尽到其举证责任,所以应该适用补强规则。 3.补强规则欠缺证据调查程序保障。日本刑事诉讼法第301条规定,如果把自白作为证据,必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681.html -
了解详情
,而是因为认定事实有误。从某种意义上讲,司法人员和法律工作者轻视证据调查和缺乏证据意识是一个国家法制不健全的重要表现之一。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 和其他法律工作者在办案时无法直接感知这些发生在过去的事件,只能通过各种证据来查明案件事实。因此,无论是法官还是检察官,无论是刑事诉讼律师还是民事诉讼律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77.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运作全过程的指导性思想和根本性规则,它具有抽象性、根本性和贯彻始终性的特点。证据制度具有为当事者和审判者及其相关程序参与者设定证据法领域的权利义务的性质,它的 规则是证据法的主要内容,具体可分为证据调查和收集方面的证据规则、提供证据方面的证据规则、质证方面的证据规则及认证方面的证据规则等4个领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50.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原则,亦即必须依据经过法定的正式的证据调查程序后具有证据能力的证据来认定案件事实。证据裁判原则的规范意义主要是:1.必须依据证据 一规范上的要求,旨在避免法院做出突袭判决,并且强调作为认定案件事实根据的证据应值得当事人信赖,以此赋予和增强判决的说服力和正当性。3.作为认定案件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8.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于此同时,绝大多数民事纠纷发生在农村,不仅农民当事人取证、举证、保管证据的意识差,而且对法律、司法程序也一无所知,由于经济原因委托律师参加诉讼的也 活动和当事人的价值取向。人民法院裁判案件,目的在于通过证据调查达到对案件事实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使裁判者对证据的认定最大限度地符合客观存在的案件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