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法益侵害结果的情况下,能否将该结果归属于其行为的问题。这个问题原先是采用因果关系理论或者故意理论解决的,但罗克辛认为这是一个客观归责的问题。因此, 的设置及其罪名增加,与风险社会并没有关系。 (三)不作为犯的边界扩张 不作为犯是相对于作为犯而言的。一般来说,刑法以处罚作为犯为原则,以处罚不作为犯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211.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法益侵害结果的情况下,能否将该结果归属于其行为的问题。这个问题原先是采用因果关系理论或者故意理论解决的,但罗克辛认为这是一个客观归责的问题。因此, 的设置及其罪名增加,与风险社会并没有关系。 (三)不作为犯的边界扩张 不作为犯是相对于作为犯而言的。一般来说,刑法以处罚作为犯为原则,以处罚不作为犯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210.html -
了解详情
法益侵害结果的情况下,能否将该结果归属于其行为的问题。这个问题原先是采用因果关系理论或者故意理论解决的,但罗克辛认为这是一个客观归责的问题。因此, 危险犯的设置及其罪名增加,与风险社会并没有关系。 (三)不作为犯的边界扩张 不作为犯是相对于作为犯而言的。一般来说,刑法以处罚作为犯为原则,以处罚不作为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206.html -
了解详情
和作为结果的实际损害中征表出来的行为人的性格、人格、动机等反社会的性格或者人身危险性作为刑法的评价对象。从此一立场出发,由于教唆行为、帮助行为等共犯行为本身 通过使正犯实施实行行为,参与引起了法益侵害的后果。正犯的实行着手,不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是从实质上看必须产生了发生结果的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457.html -
了解详情
和作为结果的实际损害中征表出来的行为人的性格、人格、动机等反社会的性格或者人身危险性作为刑法的评价对象。从此一立场出发,由于教唆行为、帮助行为等共犯行为本身 通过使正犯实施实行行为,参与引起了法益侵害的后果。正犯的实行着手,不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是从实质上看必须产生了发生结果的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454.html -
了解详情
下,该行为人的行为就具有了独立的评价意义,也即评价只能依据刑法就该行为所做的特殊性规定,而不能考虑实行行为者之外的他人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 论的观点,企图利用他人进行犯罪的行为和犯罪结果之间只要存在因果关系,就有可能作为间接正犯;若基于扩张正犯论的立场,认为所有对构成要件的实现予以原因力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569.html -
了解详情
下,该行为人的行为就具有了独立的评价意义,也即评价只能依据刑法就该行为所做的特殊性规定,而不能考虑实行行为者之外的他人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 论的观点,企图利用他人进行犯罪的行为和犯罪结果之间只要存在因果关系,就有可能作为间接正犯;若基于扩张正犯论的立场,认为所有对构成要件的实现予以原因力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549.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的出现起了决定性作用。因而,作为共犯的整体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上述很有道理,并符合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从行为整体性出发才能判断其 贪污犯罪成员应对本人实际参与的贪污犯罪数额承担刑事责任。笔者认为,参与数额说不能成为共同贪污处罚的一般标准,因为此说以各共同犯罪人实际参加的共同贪污数额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32.html -
了解详情
,可是一旦国家废除杀人等故意犯罪的处罚规定,则社会运转必然失灵。(3)刑法中规定有目的犯,目的就是影响违法性判断的因素。{27}周光权教授指出,违法性中包括 责任而已;这样思考方式根本没有考虑人不是神,在违法性判断上从因果关系进行限定变得不可能;不法根本不可能限定在作为人具有预测和回避可能的范围内;X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683.html -
了解详情
,可是一旦国家废除杀人等故意犯罪的处罚规定,则社会运转必然失灵。(3)刑法中规定有目的犯,目的就是影响违法性判断的因素。{27}周光权教授指出,违法性中包括 责任而已;这样思考方式根本没有考虑人不是神,在违法性判断上从因果关系进行限定变得不可能;不法根本不可能限定在作为人具有预测和回避可能的范围内;X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6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