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性理念,已被世界各国的刑事诉讼制度所接受。 在被告人的主体地位被强调和关注的同时,刑事诉讼中的另一重要角色被害人的主体地位却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 的中心。[28] 强调被告人与被害人在诉讼中的主体地位意味着对被告人和被害人在诉讼中的自主意愿的尊重和自主处理权的扩张。刑事诉讼是一个公权力和私人权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69.html -
了解详情
。按照这一理论,在刑事司法过程中,协商性因其体现了刑事诉讼中的选择性以及意思自治,使得刑事司法的民主要求得到进一步实现,人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尊重,因此协商 发挥其优势并避免负面效果。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司法主导。如前所述,刑事司法中的协商是私权方法在公权领域的运用,它不是纯粹意义的私法自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098.html -
了解详情
互相矛盾的判断,那么孰轻孰重,孰先孰后?毫无疑问,国家利益重于个人利益,公权高于私权,“公诉”先于“私诉”,但不能忽视“私诉”。“公诉”和“私诉”应当互相 义务,但明显地限制或剥夺了被害人许多重要的诉讼权利。透视整部法典,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有当事人地位之名,无当事人地位之实,充其量只是个准当事人的角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46.html -
了解详情
、脱离政治遭到了无情打击。关于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关系,庄惠辰在1957年的文章中认为:“法院的法庭审理乃是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而法庭审理前,公安、 的司法控制,法院裁判活动也就不可能居于刑事诉讼活动的中心地位。”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出现混乱无序、大量程序违法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行司法制度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6.html -
了解详情
重中之重的中心地位。 虽然除了刑事公诉权之外,检察权的基本权能还包括侦查权、侦查监督权及诉讼监督权。但是,侦查权、侦查监督权及诉讼监督权中的刑事诉讼监督权,与刑事 两者的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控诉。虽然侦查与刑事公诉在刑事诉讼中的逻辑内涵不尽相同,但侦查与刑事公诉在价值目标上的沿续性或继承性,决定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2716.html -
了解详情
的转变。被害人保护理论以及恢复正义理论要求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虽然赋予了被害人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但是无论立法还是实践,对被害人的 理论不仅要求国家不用公权力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更要求国家积极作为以保障公民实现自由、平等、知情及参与等基本权利。故而,在刑事诉讼中不能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101.html -
了解详情
意味,而这一正名还原了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全过程中所享有的独立的诉讼参与人地位。 (三)关于辩护人的责任 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的责任可以分为直接责任与一般责任。 刑事诉讼构造对于律师辩护功能的发挥也起着明显的制约作用。修改后的刑诉法在刑事司法职权配置方面,基本上维持了现有的刑事司法体制以及公、检、法三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0640.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为被害人行使诉权提供了立法上的保障。1996年《刑事诉讼法》提高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不仅继续确认了自诉人的当事人地位,而且首次将公诉案件的被害人 权利的冲突直接表现为国家的积极态度与被害人的消极反应,实质上也是国家公权力在公共秩序与个体需求之间的取舍难题。从刑事诉讼程序的角度来看,如果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202.html -
了解详情
,二是被害人;辩方只有一个: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民间侦查机构属于社会服务机构,它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完全取决于委托方:既可能接受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委托 之间的直接对立和强烈反差,而使理论界把关注的目光首先投向了犯罪人,而被害人的地位及权利被国家公权色彩所掩盖,无形之中被忽略了。具体到侦查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964.html -
了解详情
等强制性处分,这便是刑事诉讼中的司法审查原则。从本质上讲,包括刑事诉讼司法审查制度在内的司法审查制度是国家借助司法权来制约行政权及其他公权力不当行使的一 终极性等特性。 (四)良法至上。良法至上是指在一定政治体中,体现人民意志的良好法律应具有比其他任何意志更高的地位和效力。换句话说,所谓良法至上,是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