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证据排除),或某一类刑事案件(死刑案件)的专门性证据规则。然而,关于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是针对司法实践中最为重要,也是最难解决的证据问题, 尤其是证据裁判和程序法定原则,是证据法一以贯之的基本原则。其次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制度上的确立。两个规定均确认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同时,《非法证据排除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78.html -
了解详情
再比如,根据对外开放和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的需要,并考虑到刑法罪名的科学性和司法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修订的刑法典果断地将1979年刑法典分则第一章反革命罪更名为危害国家 窄,刑罚也太轻,有必要弥补缺陷,堵塞漏洞。基于上述两点考虑,故作如上修改调整。 ⒋骗购外汇罪。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301.html -
了解详情
8]马作武.中国古代法律文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87.[9]胡云腾.关于死刑在中国司法实践中的裁量[M]∥中英量刑问题比较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28-129.[10]张正新.中国死缓制度的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43.[11]高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577.html -
了解详情
的功能缺陷,不仅对法律规范缺乏解释力,而且无力指导法律制度的设计。在关于邱兴华案的讨论中,权利话语暴露出它的先天不足,几乎完全忽略了保护精神病人抗辩 只要犯罪行为被认定为是精神疾病或智能缺陷导致的结果,被告人就可以免除刑事责任。然而,由于达拉姆条例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到1972年就被巡回法院废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972.html -
了解详情
上对教唆犯存在上述认识误区,导致司法实践中对包括雇凶杀人在内的所谓教唆犯通常判处主犯的刑罚,即使在同一案件中对于实行犯已经判处了死刑,仍会对教唆犯判处死刑。 共犯就更不具有期待可能性了,因而不具有可罚性。事实上,笔者关注了司法实践中关于窝藏罪的大量判例,基本上都是本犯教唆他人帮助逃匿的,而没有一个判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62.html -
了解详情
年提出:根据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并参照其他国家的情况,要实现在法律上和实践中全面废除死刑,在目前看来,还是一个百年梦想。我国废除死刑需要一个 兴良:《关于死刑的通信》,载陈兴良等主编:《死刑问题研究》(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参见刘明祥:《日本死刑制度的现状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7274.html -
了解详情
上也不统一。针对这种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2001年7月发布了《关于办理伪造、贩卖伪造的高等院校学历、学位证明刑事案件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法倾向性,而目前我国司法制度不尽完善,法官素质参差不齐,因此普遍依客观解释论进行刑法适用解释的条件并不成熟。其次,对于司法实践中普遍发生的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1464.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国家所需的基本结构、制度以至共同意志。{6}但是,国际司法实践中近年来却出现了一国起诉另一国追究其国际刑事责任的案例,即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 .2009. {10}梁西.国际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11}朱力宇.关于法的溯及力问题和法律不溯既往原则的若干新思考{J}.法治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886.html -
了解详情
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但该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却被司法机关束之高阁。除新闻报道中零星的几起案例适用疑罪从无原则外,[6]疑罪从无原则更多的 、对公民个人权保障和防止刑罚权滥用的关注它检验了我们对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和完善。[42]在司法实践中,疑罪的案件毕竟是少数。当适用疑罪从无原则时,有可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66.html -
了解详情
损失,是能否以虚开增值税发票罪判处被告人死刑的标准。如何计算虚开增值税发票的行为给国家造成的税款损失,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 (一)虚开增值税发票犯罪给 的税额之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对如何计算虚开增值税发票给国家造成的损失的方法不同,从而对被告人作出的判决也轻重不一。下面结合三个典型案例加以详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7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