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渎职罪主体的内涵和外延。 一 目前,各界的通说认为渎职罪的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种认识主要基于以下几种理由:第一,刑法第397条作为渎职罪一 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指出:修订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454.html -
了解详情
另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的选举,既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也包括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村民委员会领导人员的选举。[2] 在笔者 在于:这种活动不具有国家权力性、职能性和管理性。 有的学者经过对国家机关职务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两个概念加以比较后认为,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说明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85.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社会利益考虑,统治者不得不运用国家权力来调整利益结构关系、表现为国家公务人员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力依法执行公务而牺牲公民的某些利益。而公民为了争取与生俱来的 性规定的实践意义不大,因为在司法实践中妨害公务罪主要集中地发生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过程中,故有必要从立法上对此作出改变。但与194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02.html -
了解详情
书后拒不协助执行;(4)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等。据此,拒不执行不仅包括被执行人的拒 在行使国家管理职能时出现渎职行为,能否作为渎职罪的主体处罚?形式论认为,国家机关仅指我国宪法规定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军事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54.html -
了解详情
,还必须运用各种手段,特别是刑法手段,来预防和惩治各种非法干扰、妨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为其履行职务正常地进行管理创造必要的条件。 一 法治国家已逐渐被摒弃,我国正在建设一个现代法治国家,依法行政正成为我国各级国家机关行为的准则,而依法行政的内涵决定了只能将后者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623.html -
了解详情
、提名、批准等”。① 其次,应当明白“委派”的主体范围。按照上述规定,只有“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才是委派的主体,人民团体不是委派的主体 ,则不能构成贪污罪的主体。 七、聘用干部不属于当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 国家职务的承担者,习称国家干部。凡依法选举或者任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556.html -
了解详情
,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失职造成珍贵文物 之便而获悉内幕消息的场合,在离开职位之后一年内继续禁止买卖证券对内幕人员的身份变化问题做出明确规定的时间限制,规定一个短期期限参照执行。[20]笔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63.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民事、行政枉法裁判行为、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行为、私放在押人员行为、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行为、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行为、办理偷越国 关系作为渎职行为的划分标准体现了渎职罪的本质。 如前所述,所谓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管理活动,致使公共财产或者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604.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和军队,但与我国宪法相对应的概念只有国家机构而没有国家机关。实践中,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作为贪污罪的主体争议最大的是有关党或者政协的机关是否属于 的规定。 四、村民小组长能否成为贪污罪的主体 对于村民小组长在协助人民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时。利用职务之便实施了侵吞公共财物的行为,是否属于《刑法》第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52.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公民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违法、失当的行政决定或司法裁判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侵害,向有关机关陈述理由、要求重新处理的权利。根据 ,从而产生实际的法律效果。也就是说,公民监督不能直接产生法律效力,需要与国家机关的监督结合进行。 6监督地位的基础性 公民监督不仅自成体系,而且又渗透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3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