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名证券作为商事留置权的标的物,容易引起纷争,因为债务人可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恶意行使该记名证券上的权利。[24]对上述理由,笔者不敢苟同。 其一, 清偿期的,债务人能否履行义务不得而知,如果此时承认债权人有留置权,无异于认可占有动产的债权人可以迟延履行其返还义务,并且可以强制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这不可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35.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的主要有两个条文: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其他金融票据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和保险诈骗罪没有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4、金融诈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谋取不正当 的行为。第196条,信用卡诈骗罪,是指利用伪造、作废或冒用他人信用卡、或者恶意透支的方法进行诈骗,数额较大的行为。第197条,证券诈骗罪,是指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00.html -
了解详情
未登记之事实而自然发生[41]。至于对抗恶意第三人,更不待言。应当注意的问题有二:第一,依登记对抗主义,在当事人未进行登记之前存在移转占有但未登记、未移转占有且未 关于《民法通则》的司法解释确认了共有人擅自转让共有物时的善意取得。另外。对《票据法》第12条作反对解释,也可认为其确认了票据善意取得制度。...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858.html -
了解详情
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进行诈骗,数额较大的,以票据诈骗罪定罪处罚。 九、信用证诈骗罪数额认定标准(刑法195条) 1.个人进行信用证 数额巨大;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2.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或者明知无力偿还,透支数额超过信用卡准许透支的数额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356.html -
了解详情
未登记之事实而自然发生[41]。至于对抗恶意第三人,更不待言。应当注意的问题有二:第一,依登记对抗主义,在当事人未进行登记之前存在移转占有但未登记、未移转占有且未 关于《民法通则》的司法解释确认了共有人擅自转让共有物时的善意取得。另外。对《票据法》第12条作反对解释,也可认为其确认了票据善意取得制度。...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769.html -
了解详情
与受让人之间建立一种法律关系,以该法律关系取代交付的规则。[6]交付替代和占有改定在市场经济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我国物权法当然应该采纳这些 公示公信原则,则第三人当然取得所有权。 再次,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会保护恶意第三人。在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下,即使债权行为不成立或无效,只要物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47.html -
了解详情
或不为一定行为。尽管债权也具有不可侵犯性,在第三人侵犯债权(如第三人恶意阻止债务人履行债务),给债权人造成损失时,债权人也可以请求该第三人赔偿损失。但是债权 ;因实物的出资,才能产生股权;因有现金的往来,才产生票据。所以,对有体物权利的设定、移转、占有的规范,形成了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规则。正是从这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85.html -
了解详情
担保权,在现代社会中仍有一定之机能,而且若干特殊性质之动产性财产权,例如票据、股票或其它有价证券,占有乃是唯一有效之公示方法,因之,在非占有型担保 登记之担保权人固无对抗第三人之效力,然仍有规定得对抗担保物之恶意或无偿受让人之立法例。 8建立具有确定性结果之实行程序[50] 债权人虽有担保物权确保债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77.html -
了解详情
诈骗罪和第193条贷款诈骗罪分别明文规定必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此外,第196条仅明文要求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必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其他条款没有明文规定以非法 一条,作为第175条之一: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401.html -
了解详情
无效或不存在,对于具有归责性地引起交付契约有效的权利外观的署名人,对信赖这一外观且无恶意或重大过失的取得人,也必须像有效的交付契约一样,负票据责任 目前该理论结合契约说成了德国通说和判例的立场,41在日本也一样占有通说地位。42 票据权利外观理论原本是从交付契约欠缺的抗辩而来,即使是今天,言及权利外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30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