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刑法第266条规定的作为我国侵犯财产罪之一种的狭义上的诈骗罪。鉴于刑法对诈骗罪的规定过于简单、抽象,本文拟就诈骗罪中的诈骗对象、诈骗行为、罪与非罪 夸示该仪器不但具有治疗中风等各种功能,而且平时很难购到。许多消费者受其宣传的影响,购买了该仪器。此案件最终以诈骗罪论处(日本最高法院1959年9月28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964.html -
了解详情
款明确要求各缔约国将下述罪行定为其国内法上的罪行:对应受国际保护人员进行谋杀、绑架、或其他侵害其人身或自由的行为;以及对应受国际保护人员的 通释[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第31页。 [8] 于齐生.关于我国刑法空间效力的几个问题[J].中国法学,1994,(3):8087。 [9] 王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0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处理,就显然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况且,我国刑法所惩罚的仅仅是领导、组织和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而非黑社会组织的行为,本身就已将本属预备 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 【注释】 [1]参见2005年12月罗干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拉美国家普遍奉行市场经济,一度取得经济腾飞,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22.html -
了解详情
次全国打黑行动,也被冠以打黑除恶专项行动之名。这种称谓上的交叉混合,也折射出我国目前打黑的实际情况。 最早使用恶势力概念,是由公安部主导的全国打黑 恶势力作为犯罪处理,就显然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况且,我国刑法所惩罚的仅仅是领导、组织和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而非黑社会组织的行为,本身就已将本属预备性质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09.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的牵连重叠关系。有观点认为,生活环境本身即为刑法所应加以保护的法益,污染或破坏环境的行为在刑法上的评价,即可认定为刑事不法,而非行政不法,并不只是 ,程正康等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⑷参见钟其:《略论我国资源环境犯罪问题》,载《浙江国土资源》2008年第2期。 ⑸该报告有如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202.html -
了解详情
》,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我国澳门地区学者的相类似意见认为:上述的行为与传统犯罪在性质上根本不同,亦非传统刑法理论和立法设置能够解决的。(注 比较好的选择。(注:转引自董芳兴等:《略论计算机犯罪及刑法 遏制》,载《江西法学》1995年第5期。)从事实上看,对于利用计算机实施传统性犯罪 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15.html -
了解详情
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行为。据此,笔者认为,我国刑法中侵占罪之客观行为应由持有、非法占为己有以及拒不退还或者拒不 合乎理论的同时,并不会导致不当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之后果。 注: ①王作富《: 略论侵占罪的几个问题》,载《法学杂志》1998年第1期。 ② 夏朝辉《: 论侵占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77.html -
了解详情
的量定性与质定性的对立统一便是犯罪危害性的度。众所周知,违法行为只有当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时,才能成立刑法学上的犯罪。有人指出,无论是犯罪 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6 ~ 97页。 [32] 刘远:略论刑事违法性,载贾宇主编:《刑事违法性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20.html -
了解详情
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大陆法系国家,客体分为刑法的行为客体和保护客体,其行为客体相当于我国刑法理论中的犯罪现象。而保护客体,通常被称为法益,其实质就相当于 容易走向极端,并导致不合理的结论。所以,只有法秩序承认的利益,或者说只有民事法上应该保护的利益,才能成为财产罪的保护法益。但是,刑法上的法益也可以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791.html -
了解详情
包含于财产犯罪种类之中,与财产犯罪合并,并一起作出规定。瑞士、奥地利等国在刑法上对财产犯罪与经济犯罪不加分别,将经济犯罪归类于财产犯罪。 其二是集中式 而不明,显然只能针对传统意义上的犯罪(如故意杀人罪),如果在对经济犯罪的规制上采用简单罪状,则区分一般经济违法行为与经济犯罪的目的则将完全落空。 其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