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毒的且好吃的蘑菇。因此,那个学生端盘子的行为虽然最终与客人的死亡结果有着因果关系,但并不承担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最多只能承担不予救助罪的刑事责任(德国刑法 理还乱的复杂关系。纵观雅科布斯教授的刑法思想,可以看出,一方面,他在犯罪阶层体系、故意和过失理论、客观归责理论、共犯理论、不作为犯理论(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41.html -
了解详情
可是一旦国家废除杀人等故意犯罪的处罚规定,则社会运转必然失灵。(3)刑法中规定有目的犯,目的就是影响违法性判断的因素。 [27]周光权教授指出,违法性中包括 责任而已;这样思考方式根本没有考虑人不是神,在违法性判断上从因果关系进行限定变得不可能;不法根本不可能限定在作为人具有预测和回避可能的范围内;X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321.html -
了解详情
二、情节犯中因果关系的判断。既然情节犯中的严重情节是一个综合性指标,也就意味着在具体犯罪中,该严重情节包含一个或多个具体的量化要素。作为其中之一的后果 的内在因子,因此,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追究丙的刑事责任违背刑法因果关系的基本理论。被害人的行为是否不构成犯罪?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行为人的辱骂行为本身已经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245.html -
了解详情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新变化。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我国刑法理论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24]还有重大责任事故犯罪问题、[25]侵犯著作权犯罪问题 2007年版,等等。 [17]黎宏:《不作为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张绍谦:《刑法因果关系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70.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来源的上述通说是有道理的,按照这一标准认定不作为犯,一般也不会出现犯罪范围过广的危险,对于维系刑法和道德的分界线,确保只将受道德谴责的范围中 不作为义务的来源,而是如何实质地确定不作为犯能否成立,判断不作为者是否掌握导致结果发生的因果链,从而具体地、事实地支配因果关系的发展经过。 二、作为义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608.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来源的上述通说是有道理的,按照这一标准认定不作为犯,一般也不会出现犯罪范围过广的危险,对于维系刑法和道德的分界线,确保只将受道德谴责的范围中 不作为义务的来源,而是如何实质地确定不作为犯能否成立,判断不作为者是否掌握导致结果发生的因果链,从而具体地、事实地支配因果关系的发展经过。 二、作为义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585.html -
了解详情
选择性功能 . 不负特定职责或义务的见危不救在这一选择过程中就产生了分化的必然性。 (二)刑法因果关系考察 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与结果之间决定与被 昌。刑法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72. [14]刘勉。论不作为犯[J].山东法学。1998,(3)。 [15]马克昌。刑罚通论[M].武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90.html -
了解详情
说、共犯行为标准说、分割可能性说、不作为犯类似说等学说。通过分析德、日等国刑法理论关于共犯的处罚根据的讨论,共犯的实施方式以及违法性判断与单独正犯 教唆犯通过使正犯实施实行行为,参与了引起法益侵害的结果。正犯的着手实行,不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是从实质上看必须产生了发生结果的具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199.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要件的效力范围内,这个结果才算是行为人的行为引起的结果,才可以归责于行为人。这样,在因果关系的检验上才没有问题。详言之,必须:(1)行为人制造不被容许的 罪也规定为犯罪,这就扩宽了经济犯罪的行为标准。本来,在不作为犯罪中,将不真正不作为犯纳入刑法的处罚范围,其目的就在于保护法益,而在作为和不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50.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要件的效力范围内,这个结果才算是行为人的行为引起的结果,才可以归责于行为人。这样,在因果关系的检验上才没有问题。详言之,必须:(1)行为人制造不被容许的 罪也规定为犯罪,这就扩宽了经济犯罪的行为标准。本来,在不作为犯罪中,将不真正不作为犯纳入刑法的处罚范围,其目的就在于保护法益,而在作为和不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0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