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几乎就是指具有惩罚性的刑法,民众认为一个品性良好的人是不需要法律的,一旦受到法律处理,甚至只是参与到诉讼中,就已经成为这个人品性上的污点了。 才能推行下去"。立法者是不是应该"换位思考",在普通民众的角度思考下,为什么这些法律是人们所无法理解的,是和现实脱节的,是难以操作的?以及什么样内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226.html -
了解详情
所以,法律现代化概念虽然是有用的,是可以用来描绘中国法律变迁方向的,但它需要法律西方化的概念作为其内在的要素。 自16世纪以来,欧洲人在数个世纪的时间 合乎和顺应中国的社会现实,这多少是不言而喻的很自然的事情。然而,为什么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却需要如此强调,唯恐它不能发生。唯一的解释是,已经有了某种强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78.html -
了解详情
判断则要复杂得多。因为附加条件的合法性依赖于其合理性。而一般情形下的合法性的判断仅需要法律知识和法律逻辑,而对该条文中的合理性的判断则不需要法律知识 二审判决则是一个转折点,自此之后,同类案件中的拾得人的权利都能得到支持。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二审的法官会作出一个与一审判决完全不同的判决?为什么199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60.html -
了解详情
是合法的,手段本身就是合法的。换言之,手段本身未必需要法律依据。 这个命题显然不符合本文前面所引述的“法律的保留”原则的最低限度的要求(即所谓侵害保留) 就是上海法制办专家所说的那些)?[87]笔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法制办主任为什么不披露这些情况呢? [88] 难道他真的以为,这些情况即使不披露,仅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30.html -
了解详情
但在前苏联,为全面改变合同的固有属性而使之成为计划经济推行的工具,自然需要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理论与观点的支持。 第一,关于前苏联对于合同的态度,事实上 。其中,抽去合同本质属性的态度确立正是基于计划经济体制推行的需要。 首先,在论及建国之初的苏联为什么要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前苏联人的回答通常都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38.html -
了解详情
的场合对被害者提供的一种救济措施。第四,依法治国更需要法律监督。法治的初衷是为了用法律来限制政府及其官员的权力。正如“法治”一词的创始人戴西指出 把检察机关称为公诉机关不就可以了,还有什么必要非得称为法律监督机关;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不把检察机关称为法律监督机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95.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贴近社会,走进人心,离社会太远,人们习惯于依民间习俗办事,法律发挥不了作用,这需要法律细化时应充分考虑民间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法制建设有一个 、民俗、伦理、道德等更感兴趣,更有所偏好和青睐。”[7].为什么民间法是国家法的根基?首先,法律细化是一种制定国家法的活动,国家法是国家机关依据一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0.html -
了解详情
当时有林副统帅说:对于毛主席的话理解的要执行,暂时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为什么理解不理解的都要执行呢,那就是在他说这话的谁有个预设的前提-毛 、中国当代的普法教育思考实现法制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所有公民的法制观念的全面提升,这就需要法律的宣传和教育,也即是我们今天的“普法教育”。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法律教育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0.html -
了解详情
有林副统帅说:对于毛主席的话理解的要执行,暂时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为什么理解不理解的都要执行呢,那就是在他说这话的谁有个预设的前提——毛 )、中国当代的普法教育思考实现法制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所有公民的法制观念的全面提升,这就需要法律的宣传和教育,也即是我们今天的“普法教育”。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法律教育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2.html -
了解详情
独立。提出言说行为的哲学家奥斯丁感到惊讶的是,从来没有人提出这种问题:为什么我们“用同样的名称称呼不同的东西”。 人们还可以进一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 由此将一个简单的争纷转化为一个诉讼案件。最不“自然”莫过于“需要法律”,换句话说,莫过于使人诉诸法律服务的那种不公正的印象。显然,不公正的感觉和意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