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确定其就成立犯罪,必须还要不属于排除犯罪性的行为、不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方可。 四、关于重构后的犯罪构成若干问题的说明 (一) 坚守了符合犯罪构成是 司法者会直接确认该行为是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而非先考察该行为符合了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然后再判定其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所以,在大陆法系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74.html -
了解详情
、毁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结合全案又不属于刑法第13条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就应当按照刑法第269条定罪处罚,如对上述蒋某一案中,对 属牵连犯,不构成独立的犯罪,应作为量刑的情节。第二种观点认为,马、高二人的行为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和故意伤害罪,应数罪并罚。第三种观点认为,马、高二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87.html -
了解详情
程度等情况,可以比照既遂犯减少基准刑的60%以上或者免除处罚;预备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不认为是犯罪。 7、对于未遂犯,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实行程度 。 4、交通肇事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可以增加基准刑的10%以下。 (二)故意伤害犯罪 l、法定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155.html -
了解详情
的各种具体规定,进行了修改或者调整,如将反革命杀人罪、反革命伤害罪,归入普通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类似这种目的犯的减少,正是重视犯罪的客观要素的表现 是向主观主义倾斜的,另一方面又在同一著作中认为,由于刑法总则关于犯罪概念的规定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排除在犯罪之外,故事实上只有少数严重的犯罪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21.html -
了解详情
不是十分妥当,理由是:1、首先,在我国刑法第13条中规定但是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表明,并非所有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 年有期徒刑则是区分重罪与轻罪的界限。 [23]也有学者认为,有些犯罪的未遂行为难以认定,无法成立未遂犯。如故意伤害罪,其未遂行为的主观心理态度,到底是故意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881.html -
了解详情
、毁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结合全案又不属于刑法第13条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就应当按照刑法第269条定罪处罚,如对上述蒋某一案中,对 属牵连犯,不构成独立的犯罪,应作为量刑的情节。第二种观点认为,马、高二人的行为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和故意伤害罪,应数罪并罚。第三种观点认为,马、高二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范围中排除出去,另一方面要发挥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的作用,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从抽象危险犯的范围中排除出去。[24] (二)刑法罪名选择辨析 在 ,犯罪既遂标准也需要根据法益侵害样态进行分析。比如,破坏交通设施罪是指故意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1244.html -
了解详情
(一)聚众斗殴罪是指拉帮结伙,人数一般达三人以上,有聚众斗殴故意的互相殴斗的行为。要严格掌握聚众斗殴行为的定罪标准,防止把一些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或死亡的,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适用混合过错责任原则确定赔偿数额。犯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的被告人承担全部或主要赔偿责任;依法应当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的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6963.html -
了解详情
,但从关于聚众斗殴罪的争论中可以看出学界对这一问题的主要观点。 我国刑法理论上和实践中对聚众斗殴中致人重伤、死亡时是否所有成员均转化为故意伤害罪或 原则,由具体实施者承担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的刑事责任,对其他人员定本罪[14]。 2.所有参加人员的罪名均应跟随转化,除非参与者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2378.html -
了解详情
侦查,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案件: (一)没有犯罪事实的; (二)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三)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四 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案件; (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92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