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大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成本,稳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一大举措。赔偿金的支付标准是以经济补偿标准为基础的,为经济补偿 合同。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是否应当继续支付双倍工资?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与中山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的,即不支持双方视为订立无固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463.html -
了解详情
补偿金赔偿金的情形如下: 一、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用人 、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932.html -
了解详情
不是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则应当适用全额赔偿原则。(3)未规定违约金与经济补偿的关系。依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这赋予了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极大自由,促进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但这条规定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768.html -
了解详情
,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然而《劳动合同法》中对合同终止支付补偿金有了新的规定。因为只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不仅显失公平, 劳动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4(9):125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第二款,2006-3-20 [6] 黎建飞,《用人单位适用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983.html -
了解详情
工资标准的除外。 24、用人单位作出的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决定,被劳动仲裁委或人民法院依法撤销后,如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给付上述处理决定作出后至仲裁或 ,劳动仲裁委或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7、由于原劳动部制定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尚未被修改或废止,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43.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关系法律适用问题的调研。2005年6月,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了全国部分城市劳动争议审判实务研讨会此次研讨会邀请了关怀、王全兴等国内部分知名劳动法专家和 。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除了因劳动者违纪、违法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以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都要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具体包括三种情况: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633.html -
了解详情
无法继续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无法达成变更合同的合意时,用人单位可以采用提前三十日书面形式通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这里的客观情况,依照 苛加了较多的义务。而此时若能够暂停双方的义务,待不可抗力消失后合同继续履行,也许是对双方比较公平的选择。因此,在实践中有一些用人单位通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2440.html -
了解详情
带薪年休假条例》在于维护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支付日工资收入300%的未休年假工资报酬属于法定补偿,在劳动者以此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不宜认定属于用人单位 工资应包含由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以及所得税。 (八)在计算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时,工资应当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2945.html -
了解详情
,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五)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 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和医疗补助费。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出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0408.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起诉。根据上述规定,当事人单独就部分裁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符合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条件,但当事人对终结裁决不服,可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这不符合法律规定。11.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问题。《劳动法》第28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据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未明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634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