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传统等不同,才产生了诉讼制度上的各种差异。因而我们不宜说哪种是对的,哪种是错的。但我们却可以根据诉讼规律及已有的经验事实来证明哪一种更合理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明确:承认两种分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当事人对诉的选择权,是不是就会必然丧失共同诉讼防止裁判冲突的功能呢?防止裁判冲突一直被作为共同诉讼功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73.html -
了解详情
不依附于死者生前所享有的民事权利,不是对死者生前民事权利的延伸保护[12].其构成如下:1.死者生命痕迹保护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参照1993年8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 主体不得侵害死者生命痕迹的义务。这里的权利,不是死者的民事权利,也不是死者的近亲属从死者处继承过来的权利,而是法律直接赋予死者近亲属的一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05.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一种保管关系。该男子是债权人,而债权是可以继承的,故冷藏库应交换精子给其妻子。(六)关于企业法的发展问题拿破仑法典根本不承认法人制度,德国民法开始承认 写的书里面,早就出现过‘经济法’这个名称”。但那一个“经济法”是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经济法呢?也不是。我主张研究法律要讲求科学,一定要把概念限制得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02.html -
了解详情
等级制,同一个法律内部,法律规范之间的地位也是不平等的。就是说,在法律适用方面,首先存在具体的、可以直接援引的规范,但是每一个规范上面都还有 的自然权利观念了。[79]美国著名的经验主义法学代表霍姆斯认为,我们学习法律,不是去研究一个秘密,而是去研讨一个众所周知的职业(profession)。[8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72.html -
了解详情
亲属篇、继承篇。对于这种观点,我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应当在规则、理念上借鉴西方先进的东西,但不一定在形式上也得照搬。我们是可以而且应当至少 小小的会议他自己就参加了100多次。德国民法典、中华民国民法典等著名法典的制定也是这样。唯有这样声势浩大的民法典制定运动,才能对人们贯彻这种市民思想,这种权利至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85.html -
了解详情
老百姓说的话,有没有道理呢?大家还可以想想这样的事情,既然是全民的资产,人民为什么不能从这些资产直接获得利益呢? 对这些大大小小的许多问题,大家都应该想一想,是不是我们原来设计的国家所有权制度发生了错误?比如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问题,原因在哪里呢?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43.html -
了解详情
滥用时,向对方发出请求,所以相邻权不是一个独立的权利。他人建设房屋时如损害到我们的权利,例如排水权、管线铺设权,受害人可以在法律上要求恢复其利益。 另外 征用的情况。公权力发生的物权变动的法律特征是不要求登记、交付等行为。 第二种,是因为继承所发生的物权变动。在继承情况下,由于被继承人的死亡,其对财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612.html -
了解详情
人的尊严和道德,否认尸体的物的属性,其出发点和归属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它不能说明尸体的本质法律属性,是没有实事求是地反映尸体的客观事实。人类首先应当有勇气、有 物化为尸体,其近亲属取得该尸体的所有权。至于是依何种方式取得,我们认为不是继承,也不是其他方式,而是在身体变为尸体之时,由其近亲属原始取得,是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81.html -
了解详情
宪法的本质,没有必要在基本概念的内涵上创新。或者换句话说,我们只是能够不断地挖掘和发现概念的内涵,而不是发明、创造。 王世杰、钱端升先生曾从宪法的形式 本质的阐发。 宪法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不是只有阶级本质才是本质?在阶级社会里,许多事物都打上了阶级烙印,特别是涉及各种政治力量可以影响决定的事项。所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3014.html -
了解详情
体现的提取公因式的立法技术在编纂民法典分则时能有效适用和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认真研究。 (一)应妥善处理民法总则与民法分则关系的衔接及协调,特别要 事项,法官在处理案件的时候,也要先看是不是分则规范的典型,如果不是,再适用总则的相关规定,这同样是先分则后总则。[11] 另外,民法总则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64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