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赃款的用途如何,应一概予以认定。笔者认为产生争议的原因一方面是对贪污犯罪构成及既遂的不同理解,更主要的是因为对贪污犯罪的本质认识不一。笔者同意刑法理论罪 都是贪利型财产犯罪,由于行为方式不同,抢劫罪则显示出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其罪重于盗窃。如果再以盗窃罪与诈骗罪相比,从立法规定上可以看出,立法者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49.html -
了解详情
即使行为人没有认识到该障碍存在的,仍然是非自动的中止,[5]根据该见解,在警察的严密监控下实施的杀人行为,已经没有达成既遂的可能性,行为人没有认识到 银行的罪犯在看到银行职员报警后,放弃抢劫行为继续的,只能以抢劫罪的未遂论处,我们不能设想出一个不害怕警察这样一个罪犯参照类型,进而无限制扩展中止自动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06.html -
了解详情
即使行为人没有认识到该障碍存在的,仍然是非自动的中止,⑸根据该见解,在警察的严密监控下实施的杀人行为,已经没有达成既遂的可能性,行为人没有认识到警察 银行的罪犯在看到银行职员报警后,放弃抢劫行为继续的,只能以抢劫罪的未遂论处,我们不能设想出一个不害怕警察这样一个罪犯参照类型,进而无限制扩展中止自动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869.html -
了解详情
形式既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也包括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如何计算这些贪污对象中物品的价值?笔者认为,在共同贪污犯罪中具体量刑原则是根据各个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 责任的规定中也都有体现,且贪污罪与盗窃罪、诈骗罪、抢劫罪等都属于同一性质的犯罪,认定既遂和未遂的标准是一致的。所以,对于计算贪污对象物品的价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747.html -
了解详情
。四、网络犯罪行为地与结果地的确认依据(一)我国刑法中传统犯罪地及确定犯罪地的标准的认定刑法理论中的犯罪地(locuscommissidelicti)问题刑法 的预备行为、未遂行为都加以犯罪化,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由于公安机关的办案经费和警力严重不足,公安机关对既遂的大案要案的侦查常常疲于奔命,面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28.html -
了解详情
无论赃款的用途如何,应一概予以认定。笔者认为产生争议的原因一方面是对贪污犯罪构成及既遂的不同理解,更主要的是因为对贪污犯罪的本质认识不一。笔者同意刑法理论罪 都是贪利型财产犯罪,由于行为方式不同,抢劫罪则显示出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其罪重于盗窃。如果再以盗窃罪与诈骗罪相比,从立法规定上可以看出,立法者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8.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结果。另外,从盗窃罪的既未遂角度来看,现阶段我们一般适用的观点是即使行为人没有控制财物,但是只要被害人失去了对财物的控制,就成立盗窃既遂。本案中,被告人焦 项的规定来看,只要是偷开机动车,导致车辆丢失的,一律以盗窃罪定罪处罚。故此处的丢失应与盗窃罪中认定既遂的标准相一致,即被害人只要失去了对财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0085.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的实现与否,即不影响犯罪的成立,也不影响犯罪既遂的认定。[5]为了体现独立性而存在的,寻衅滋事罪这种特定的犯罪动机与目的不仅没有解决司法实践的认定困惑 了法院的最终判决。正是因为理论上并不承认故意伤害罪未遂的情况,加之仅以轻微伤的认定对被害人处以行政处罚又难平众口,最终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对肖传国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580.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的实现与否,即不影响犯罪的成立,也不影响犯罪既遂的认定。[5]为了体现独立性而存在的,寻衅滋事罪这种特定的犯罪动机与目的不仅没有解决司法实践的认定困惑 了法院的最终判决。正是因为理论上并不承认故意伤害罪未遂的情况,加之仅以轻微伤的认定对被害人处以行政处罚又难平众口,最终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对肖传国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370.html -
了解详情
完全可能具有与先行为人同样的故意。其次,由于行为性质取决于犯罪故意,因此在行为人虽然只实施了部分实行行为、但同样达到了犯罪目的、充足了犯罪既遂的构成 全部行为时也能成立犯罪。 第一,从犯罪性质的认定过程来看,主观罪过对犯罪性质的认定起决定作用,只要具有某种犯罪的故意,即应构成该种犯罪,是否亲自实施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