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苏高法〔1999〕65号《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在职时为他人谋利,离退休后收受财物是否构成受贿罪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国家 构成犯罪的,以受贿罪定罪处罚。 此复 [说明] 一、本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这一点同于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本罪在主观方面体现为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844.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工作人员。在对贪污罪主体规定的第三百八十二条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中是否应该包括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我国的法学理论和司法实务中,一般都持肯定观点。因为 ,起着辅助作用,故按照在共同犯罪中主行为而认定为贪污罪是没有歧义的。第二种是国家工作人员与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相当或者无法划分主次作用难以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30.html -
了解详情
区分是否归个人所有。 (4)以婚丧嫁娶为名收受贿赂案件的认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婚丧嫁娶收取财物,是否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应重点把握以下三点:首先,查明送财 较大。⑩ (二)受贿罪与贪污罪的界限 受贿罪与贪污罪的犯罪主体都是国家工作人员,客观方面都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但二者又有以下区别:首先,侵犯的客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28.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人尚不具有为请托人谋利所需的职务(有的行为人在索取或收受贿赂时可能还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但行为人索取或收受贿赂的行为与为他人谋利的行为是密切相联 任何区别。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否包括利用过去的职务便利?笔者持否定态度。所谓利用过去职务上的便利,最典型的是已离、退休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过去职务上的便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27.html -
了解详情
利用过去职务上的便利等同于利用职务之便,笔者认为这是难以接受的。因为,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行为人过去担任的某种职务,现在 工作人员之间。因此,应根据行为人与其被利用的国家工作人员是否在职务上存在隶属和制约关系区分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还是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22.html -
了解详情
的发生、发展及其结果,属于共同犯罪成型的主要因素。仅仅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自身职务上的便利或者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在单位中的职务便利,证明倾向性职务行为具有单一性 应以贪污罪的共犯论处;如果共同犯罪中主犯犯罪的基本特征是盗窃,同案犯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不论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应以盗窃罪的共犯论处。对于《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84.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人员论。根据该条的规定,是否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同时具备以下两个特征:一是从事公务;二是具有一定的身份或者资格。具体包括四类 设置的,通过公司职工持股会统一管理的特定股份。根据二公司职工持股会章程规定,持股会是从事内部职工股的管理,代表持有内部职工股的职工行使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80.html -
了解详情
是实行犯还是非实行犯,只需确定行为人是否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即可解决定罪问题。然而,身份犯说的缺陷也显而易见:首先,它违背了共同犯罪理论及其有关 骗取公款的,岂不是国家工作人员应定贪污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则应定诈骗罪﹖如果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互相勾结,共同受贿的,国家工作人员应定受贿罪,非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13.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院在2000年5月4日给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的《关于镇财政所所长是否适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批复》中指出:“对于属行政执法事业单位的镇财政所中按国家机关 定原则的类推解释。上述第三种观点的论者,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之前提而推断出“国家工作人员也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之结论,并进而断定凡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44.html -
了解详情
这可以说是毫无异议的,但第185条所规定的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否也都是国家工作人员,尚有疑问。就1997年刑法第185条所规定的挪用公款罪的 的人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中经手、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承包经营者;以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为基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