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的后果是否出现等,如果没有达到刑法要求的程度,行为当然无罪;在对所有构成要件及刑法明文规定的定量因素考察完毕之后,绝大多数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总体上是否达到犯罪 考量,属于消极判断,即只有行为不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情形时,才能最终构成犯罪。把这种观点和前述四种观点加以比较,则如下表所示: (表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961.html -
了解详情
西方各国,正经历着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和产业革命的迅速普及的洗礼,社会矛盾林立、犯罪问题也前所未有的严重[1],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刑法客观主义对此却束手无策。意大利刑法学家菲利 犯罪的本质是侵害法益,故没有侵害法益的行为不可能构成犯罪,当然也不可能称其为实行行为。刑法理论应当以实质的观点(实质的客观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35.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价值判断。即刑法规范认识程度结合对事实行为认识程度进行是否构成犯罪的价值判断。这种犯罪构成的类型化的思维,要具体体现或者反映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它 依据。根据人权保障理论,人的基本权利是与生俱来的,国家作为控诉机关指控任何人犯罪,必须提出有罪的证据,否则任何人都处于无罪的地位。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695.html -
了解详情
不报罪对于丢失枪支不报告造成严重后果持故意时,应当如何处理?既然过失可以成立某种犯罪,故意更能构成犯罪。所以,主张丢失枪支不报罪属于过失犯罪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第235页。 [31] 王章学编著:《重大责任事故犯罪的定罪与量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3年,第221页。 [32] 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302.html -
了解详情
形式的违法性和实质的违法性的说法,一方面由于对于正当性事由的定位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构成要件的价值评价意义,渐渐为学理所摒弃。甚至于毛拉赫(Maurach)、齐 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整体。这些客观和主观要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531.html -
了解详情
从主观责任层面个别地判断各参与人是否有责任以及具有何种责任。 【关键词】共同犯罪;违法;责任 【写作年份】2010年 【正文】 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 犯实施这些行为不具有违法性,那么,第三者的帮助行为也没有违法性,因而不可能构成犯罪;反之,如果本犯实施这些行为具有违法性,只是缺乏有责性,则第三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530.html -
了解详情
的否定说。该说主张,为了贯彻行为与责任同时存在原则而否认原因自由行为构成犯罪。受Savigny的影响,否定说曾一度居于理论上的通说地位,并深刻 ,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05页。 [14]靳宗立:《刑法总论Ⅰ刑法基础理论暨犯罪论》,作者2010年自版,第341页。 [15]我国台湾部分学者亦指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164.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来看,立法中增设醉酒驾驶罪不是没有可能的。事实上,国外醉酒驾驶构成犯罪已有先例,根据《德国刑法典》第315条c(危害公路交通安全)的规定 罪名精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854页。 [10]贾济东:《渎职罪构成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11]贾济东:《渎职罪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75.html -
了解详情
的否定说。该说主张,为了贯彻行为与责任同时存在原则而否认原因自由行为构成犯罪。受Savigny的影响,否定说曾一度居于理论上的通说地位,并深刻 经抢救无效后死亡。[33]对于类似情况,我国的公检法等刑事司法部门并未介入,最终否定犯罪的成立。 【注释】 [1]我国学者对域外原因自由行为的介绍,其通用模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28.html -
了解详情
来看,立法中增设醉酒驾驶罪不是没有可能的。事实上,国外醉酒驾驶构成犯罪已有先例,根据《德国刑法典》第315条c(危害公路交通安全)的 进一步探讨。 [16参见《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编委会:《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刑法学、犯罪学、监狱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0页。 [17]高铭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