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实务中的上述作法:对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审查,应当结合控辩双方提供的所有证据以及被告人本人的全部供述和辩解进行。被告人庭前供述一致,庭审中翻供,但 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176-177页。 [5]龙宗智:《进步与问题评关于刑事证据的两个规定》,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6期。 [6]新京报记者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93.html -
了解详情
邱兴华杀人案、广州许霆盗窃案、孙伟铭醉驾死刑案、李庄伪造证据案等,基本上都存在刑事裁判与民意的冲突问题。以往理论界与实务部门有关此问题的解决方案 作出阐释:(1)开庭前的审查。开庭前,法庭主要对诉讼代表人是否已经合法确定;是否属于民意诉讼的受案范围;是否针对刑事裁判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是否属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25.html -
了解详情
的,而不是特例的现象和行为,以增强立法的科学性;刑事立法之后,应当经得起违宪审查,防止以公共利益为借口而侵犯人权。在现代社会,在法律的价值判断问题上,秩序与 是法院的事情。如果说有不合适,可以进行司法审查,当然说它不合理、不科学则必须有证据来证明,因此在这个领域可做的文章远没有在犯罪学那里多。 这也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99.html -
了解详情
不足,法院在审判诱惑侦查案件时,对诱惑侦查的违法性并没有予以审查,对诱惑侦查获得的证据没有予以排除,相反却根据这些证据对被诱惑者定罪量刑。法院之所以对诱惑 供述义务与侦查、起诉、审判三阶段的连续性以及传闻证据的完全可采规则联系起来考察,可以清楚地发现,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真正中心在侦查程序,而侦查的重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46.html -
了解详情
,(1)。 [16]《联合国人权公约和刑事司法文件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 [19](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 年版,第257页,第52条(沉默权之例外)的四种规定:㈠在其身上或者身边,住处发现犯罪证据的;㈡有证据证明其在案发时在犯罪现场出现并有犯罪嫌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261.html -
了解详情
检查,是行政机关通过直接观察、调查、检验甚至采用搜查手段取得信息和证据的常规技术,用以防止和矫正违法情形发生。我国很多法律将行政检查作为一种特殊的 也规定行政机关进行信息收集应进行必要性判断,如《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严格审查和批准统计机构送审的统计调查计划和统计调查方案的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不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902.html -
了解详情
,不存在超越于法律之外的客观事实,所有的事实必须在进入刑事程序之中的证据的基础上,并且依照法定程序推论出来,即在法律规定的机制和标准上得出关于事实的 无辜。第四,前者强调形式真实,忽视甚至排斥法官对认定案件事实与审查判断以及运用证据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而后者则不同,其吸取了传统法律真实尤其是证明标准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546.html -
了解详情
发展的眼光,重构控辩平衡关系,注入平等武装、平等合作理念,寻求新的控辩平衡关系,探索刑事证据研究新方向,从而减少诉讼风险,实现最大正义。 2、强化三个意识 和补强证据。必须弱化对口供等言词证据的依赖,重视对实物证据的审查和运用,重点审查供述前后的矛盾点、供证之间的矛盾点,为分析论证提供准确依据,对移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70.html -
了解详情
智能处理产生的,视听资料是通过对模拟信号的机械处理而产生。(2)从证据的生成、审查、判断的方法看,数字证据和视听资料所需的技术手段不同。从法律的角度看, 计算机证据》载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4. 常怡、王健著《论电子证据的独立地位》载法学论坛,2004年第1期 5. 江伟著《民事诉讼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55.html -
了解详情
。其总体特征是,立法对证据的规定很少,没有系统的证据规则,证据法内容比较粗糙、片面,对司法人员调查、审查判断和采纳证据等方面缺少约束。在实践中 执行14.被告人也没有权利要求在法庭上与对他不利的证人进行对质。三、中国刑事证据制度的改革展望由于中国刑事证据制度存在上述不足,加上宏观法治环境不尽人意,尤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19.html -
了解详情